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其二)
宋 · 苏轼
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
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
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
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注释
九陌:街道。凄风:寒冷的风。
战齿牙:使牙齿颤抖。
坚牢玉:坚固如玉的美酒。
顷刻花:瞬间绽放的花朵。
强欢:勉强欢饮。
愁底事:为何忧愁。
闭门:闭门独处。
定谁家:不知属于哪一家。
台前日暖:台阶前阳光温暖。
冰下寒鱼:水下的寒冷鱼类。
渐可叉:渐渐适合捕捞。
翻译
在寒冷的风中,牙齿都在颤抖,银杯随着马匹奔跑,车上的人也带着它。虽然知道这美酒不会长久如玉般坚固,但它短暂的欢愉如同花开瞬间。
借酒浇愁,为何心中仍有忧虑?闭门高卧,不知是哪家的孤独。
阳光照耀在台阶前,你要珍惜这温暖,水下的寒鱼渐渐适合捕捞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采用五言绝句形式创作的情感抒发诗。下面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首先,从诗的结构来分析,每两行构成一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境和情感。
“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
这里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情景,“九陌”指的是辽阔无边的荒野,而“凄风”则是那种令人哀伤的寒风。诗人通过“战齿牙”的形象传达了这种凛冽寒风的强烈感受。而“银杯逐马带随车”,则是描写行军打仗时的情景,银杯与马匹相连,显示出战争中的紧急和仓促。
“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
这两句诗转换了情境,从对战争的描绘转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即使是珍贵如玉石,也无法坚守其固有的形态,生命如同顷刻开放而又迅速凋谢的花朵一样脆弱。
“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这里诗人转向了个人情感的表达。在不得志和忧虑中,诗人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然而即使如此,也只能是表面的欢乐,内心深处的愁绪依旧难以消解。而“闭门高卧定谁家”则表明了诗人的逃避和无奈。
“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最后两句诗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小确幸的珍惜。台前的阳光温暖,是值得享受的美好。而“冰下寒鱼渐可叉”则是在描述即将到来的春天,冰雪融化,可以捕捉到鱼儿,这里蕴含着对自然周期和生机勃发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生命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人生体验。同时,它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点滴温暖的珍惜和期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宋代文学中的哲理和情趣交织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