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之篡孔光逢之诗以诛首恶非以责贤者
明 · 郭之奇
噫吁嘻,奸与佞之相蒙。
假周礼而盗国,以居摄为周公。
白雉初从塞外,黄龙复上江中。
九锡旋如安汉日,四十八万尽趋风。
独疑梅福依吴市,谁向逢萌问海东。
吾历数西京之人物,曰汉骸骨唯龚唯邴,曰新大夫为歆为雄。
嗟汝师光,实同马宫。
承家不孝,事汉不忠。
篡舌既切,佞首全躬。
吾将正春秋之首恶,又何诛于盛陈莽德之群工。
假周礼而盗国,以居摄为周公。
白雉初从塞外,黄龙复上江中。
九锡旋如安汉日,四十八万尽趋风。
独疑梅福依吴市,谁向逢萌问海东。
吾历数西京之人物,曰汉骸骨唯龚唯邴,曰新大夫为歆为雄。
嗟汝师光,实同马宫。
承家不孝,事汉不忠。
篡舌既切,佞首全躬。
吾将正春秋之首恶,又何诛于盛陈莽德之群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对新莽时期孔光篡位事件的深刻批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道德沦丧和权力腐败的强烈谴责。
首句“噫吁嘻,奸与佞之相蒙”,开篇即以强烈的感叹表达了对奸佞之人的愤慨。接着,“假周礼而盗国,以居摄为周公”揭示了孔光利用周礼的名义窃取政权,自比为周公,暗喻其野心勃勃、手段狡猾。
“白雉初从塞外,黄龙复上江中”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异象象征孔光篡位的不祥预兆。随后,“九锡旋如安汉日,四十八万尽趋风”描绘了孔光在篡位后迅速获得众臣拥戴的情景,暗示其得势之快。
“独疑梅福依吴市,谁向逢萌问海东”引用历史人物梅福和逢萌的故事,表达了对孔光行为的质疑和对道德坚守者的怀念。最后,“吾历数西京之人物,曰汉骸骨唯龚唯邴,曰新大夫为歆为雄”列举了历史上忠诚守节的典范,与孔光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嗟汝师光,实同马宫。承家不孝,事汉不忠。篡舌既切,佞首全躬”直接点名孔光的罪行,指责他不仅不孝顺家庭,也不忠于国家,最终因贪婪和奸佞而身败名裂。
“吾将正春秋之首恶,又何诛于盛陈莽德之群工”表达了诗人决心揭露并惩治首恶的决心,同时也对那些在篡位过程中扮演角色的人提出了警告。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道德观念的强烈呼吁,展现了诗人对正义的坚持和对腐败的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