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辛未人日即事赏析

辛未人日即事

明 · 程嘉燧
望入山腰古寺晨,坐深蓝尾一家春。
且娱灯烛喧儿女,不用哀丝动鬼神。
梅试寒香移北涧,池添新水出西邻。
风光合度阳阿曲,自觉尊前少和人。

拼音版原文

wàngshānyāochénzuòshēnlánwěijiāchūn

qiědēngzhúxuānéryòngāidòngguǐshén

méishìhánxiāngběijiànchítiānxīnshuǐchū西lín

fēngguāngyángājuézūnqiánshǎoré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程嘉燧的《辛未人日即事》描绘了一幅清晨山中古寺的宁静画面。首句“望入山腰古寺晨”,以远眺的角度展现出古寺隐于山腰,晨光初照的景象,充满静谧与神秘感。次句“坐深蓝尾一家春”,则通过“蓝尾”(可能指蓝色的僧袍)和“一家春”暗示寺庙内春天的气息和僧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三句“且娱灯烛喧儿女”,描绘了寺庙内孩子们在灯火下嬉戏的欢乐场景,打破了常规的寂静,增添了生活气息。第四句“不用哀丝动鬼神”,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欢乐的欣赏,认为无需过于严肃或迷信,人间的喜庆足以打动人心。

第五、六句“梅试寒香移北涧,池添新水出西邻”,通过梅花散发的清香和新池流水,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到来,以及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风光合度阳阿曲,自觉尊前少和人”,诗人感叹眼前的美景与佳节气氛,遗憾的是身边能共享此乐的人不多,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古寺的日常景象,融合了节日的欢愉与个人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温情的向往。

词语解释

阿曲的意思:(1).阿谀随顺。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明史·胡俨传》:“必能为 董子 之正言,而不为 公孙 之阿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 建武 二十四年(48年), 刘秀 下诏重申‘阿附蕃王法’,凡阿曲附益王侯的,都要受到很严厉的处分。”(2).谓诬妄不实。《旧唐书·许敬宗传》:“ 敬宗 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3).偏袒回护。《魏书·高道穆传》:“若御史、司直纠劾失实,悉依所断狱罪之。听以所检,迭相纠发。如二使阿曲,有不尽理,听罪家诣...

哀丝的意思:指哀婉的弦乐声。 唐 杜甫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诗:“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明 杜岕 《吾友曹梁父今宿草矣因为长句以写凄惋》:“合席行酒哀丝攒,众宾请奏 龟兹 弹。”参见“ 哀丝豪竹 ”。...

北涧的意思:在北的溪涧。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诗:“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虹生北涧,即掛新幡;凤下东岑,还栖旧刹。” 宋 陆游 《初夏幽居杂赋》诗之六:“北涧穿篱过,南山出屋高。”...

不用的意思:◎ 不用 bùyòng[need not] 用不着,不必不用你管这事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灯烛的意思:◎ 灯烛 dēngzhú[candle lights] 油灯和蜡烛;泛指灯光...

儿女的意思:◎ 儿女 érnǚ(1) [children]∶儿子和女儿,子女儿女成群(2) [young man and woman]∶青年男女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泪,君休滴...

风光的意思:[释义](1) (名)风景;景象。游览北国风光。(作宾语) (2) (动)〈方〉铺张;热闹;体面。 [构成]并列式:风+光...

鬼神的意思:[释义](名)迷信的人指鬼怪和神灵。 [构成]并列式:鬼+神 [例句]世上没有鬼神。(作宾语)...

和人的意思:(1). 王莽 时女官名。《汉书·王莽传下》:“和人三,位视公。”(2).使民众和顺。《后汉书·孔融传》:“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

合度的意思:合于尺度、法度;适宜。 汉 陆贾 《新语·思务》:“进退循法,动作合度。”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襛纤得衷,脩短合度。”《旧唐书·辛替否传》:“故天地怜之,神明祐之,使阴阳不愆,风雨合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吴留村》:“及邸造成,公适进帘榻古玩诸物,价逾万金,设之庭寝,无不合度。”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简单朴素的衣著是这时候所谓女学生风,但象她那样裁剪合度,把匀称的体格美完全表现出来,简单朴素倒是构成美的因素了。”...

入山的意思:(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

山腰的意思: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横洞口而欹卧,顿山腰而半折。” 唐 白居易 《残暑招客》诗:“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迴。”《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一句话未完,只听得山腰里吱的一声骲头响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闻一多 《初夏一夜的印象》诗:“贴在山腰下佝偻得可怕的老柏,拿着黑疲的拳头硬和太空挑衅。”...

西邻的意思:(1).西部邻国。 春秋 时 晋 指 秦 。《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2).西边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新水的意思:(1).新汲之水。《仪礼·士虞礼》“明齐溲酒” 汉 郑玄 注:“明齐,新水也。言以新水溲酿此酒也。”《艺文类聚》卷五引 晋 夏侯湛 《大暑赋》:“沃新水以达夕,振轻箑以终日。”(2).春水。 唐 雍陶 《晴》诗:“新水乱侵青草路,残阳犹傍緑杨村。”...

阳阿的意思:(1).乐曲名。 战国 楚 宋玉 《对楚王问》:“客有歌於 郢 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徘徊《房露》,惆悵《阳阿》。”(2).古之名倡 阳阿 善舞,后因以称舞名。《淮南子·俶真训》:“足蹀 阳阿 之舞,而手会《緑水》之趋。” 高诱 注:“ 阳阿 ,古之名倡也。《緑水》,舞曲也。” 三国 魏 曹植 《箜篌引》:“ 阳阿 奏奇舞, 京洛 出名謳。” ...

一家的意思:(1).一个家族;一户人家。常用以谓无分彼此,如家人之相亲。《管子·霸言》:“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理也。”《淮南子·说林训》:“一家失熛,百家皆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一家和睦,吉事有祥。” 陈毅 《乘车过雪峰》诗:“明日 拉萨 会亲友, 汉 藏 一家叙别情。”(2).指一人。《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

自觉的意思:◎ 自觉 zìjué(1) [conscious;aware;awakened]∶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自觉地遵守纪律(2) [subjective]∶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疾病的个人自觉症状...

尊前的意思:(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写着‘……右启,祖翁 九灵元圣 老大人尊前’。”...

一家春的意思:形容美好独特的境界。 唐 王勃 《山扉夜坐》诗:“林塘花下月,别是一家春。” 唐 杨巨源 《圣寿无疆词》之四:“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宋 陈师道 《次韵答学者》之一:“笔下倒倾 三峡 水,胸中别作一家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