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晚立普明寺门时已过立春去除夕三日尔将归有叹赏析

晚立普明寺门时已过立春去除夕三日尔将归有叹

宋 · 杨万里
萧萧淅淅荻花风,惨惨澹澹云物容。
欲雪不雪关得侬,得归未归一莞中。
年华纵留春已换,半生作客今何恨。
夜来飞霰打僧窗,便恐雪真数尺强。
催科不拙亦安出,吾民沥髓不濡骨。
边头犀渠未晏眠,天不雨粟地流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景象与内心感慨交织的画面。开篇“萧萧淅淅荻花风,惨惨澹澹云物容”写出了寒风凛冽、荻花随风摇曳,以及天空中阴霾连绵的景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欲雪不雪关得侬,得归未归一莪中”表达了诗人对于雪的期待以及对归期的渴望。这里的“一莲中”可能指的是春天即将到来,但又带有一丝未知和不安。

接着,“年华纵留春已换,半生作客今何恨”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流年不返的感慨,以及长期漂泊他乡的无尽哀愁。这两句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的悲凉心境。

“夜来飞霰打僧窗,便恐雪真数尺强”则是对突如其来的夜雪的描述以及对于未来天气变化的担忧。这里的“飞霰”指的是大颗粒的雪花,“打僧窗”生动地展现了雪花撞击窗户的声音,增添了一种紧迫感。

“催科不拙亦安出,吾民沥髓不濡骨”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考试(或其他任务)的从容应对,同时也强调了人民的坚韧不拔和精神的坚挺。

最后,“边头犀渠未晏眠,天不雨粟地流钱”则是对边关战事的隐喻,以及对于国泰民安的期许。这两句充满了深刻的政治寓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交织,既有对归乡的渴望,也有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同时也有对于国家命运和民众福祉的深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