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于鳞集有感八绝句(其一)
明 · 王世贞
屈指燕台被发时,调高长惜和人谁。
何人不诵阳春句,只有君身那得知。
何人不诵阳春句,只有君身那得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梓于鳞集有感八绝句》中的第一首。诗中以“屈指”开篇,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触发,接着点出“燕台被发时”,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情境,引出对当时情景的怀念与感慨。
“调高长惜和人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艺术或高尚情操的珍视,以及在寻找共鸣者时的深切渴望。这里的“调高”可以理解为艺术境界的高远,“和人”则是志同道合之人,诗人感叹于在追求高雅艺术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的人寥寥无几。
后两句“何人不诵阳春句,只有君身那得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提到“阳春句”,比喻那些美好、高雅的言辞或作品,表达了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普遍赞誉。然而,诗人紧接着指出,尽管这些美好的事物被广泛传颂,但真正能深刻理解并珍惜它们价值的人却很少,甚至没有。这里“只有君身那得知”强调了知音难觅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能够真正理解自己情感和艺术追求的知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高雅艺术、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遇的感慨,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