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
唐 · 皎然
欲别湖上客,暮期西林还。
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
更人莫报夜,禅阁本无关。
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
更人莫报夜,禅阁本无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欲别:想要告别。湖上客:湖上的朋友。
暮期:傍晚时分。
西林:西边的树林。
高歌:放声歌唱。
风音表:歌声随风飘扬,表达情感。
放舟:划船。
月色间:在月光下。
更人:更夫,古代夜间报时的人。
莫报夜:无需报时夜晚的时间。
禅阁:禅房,修行者居住的地方。
本无关:本来就不受(时间)限制或束缚。
翻译
想要告别湖上的朋友,约定在傍晚时分回到西边的树林。放声高歌,歌声随风远扬,在月光映照下划船而行。
无需更夫报时夜晚的深浅,禅房原本就不受世俗的约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开篇“欲别湖上客,暮期西林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但却也决意要离开这宁静的湖光山色,回到自己心灵的栖息之地——西林。这里的“还”字蕴含着一种归属感和自然而然的选择。
接着“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则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自在地位。他不仅以高声歌唱来与大自然对话,更是在皎洁的月光下,随意地让小舟漂浮,这种放松的心态和行为,无疑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更人莫报夜,禅阁本无关”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之事的超脱。他不愿被外界的喧嚣打扰,更不想让别人来报告夜晚的消息,因为在他看来,他所处的禅阁与世间是没有联系的。这既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清净的愿望,也体现了对佛教禅宗思想的向往。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诗人与自然、与朋友以及与自我之间微妙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