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潘侍御宗节
明 · 顾璘
兵甲纵横地,音书久不来。
豺狼当道吼,鸿雁向人哀。
奔走成何事,沉沦惜异才。
团山南望迥,千里漫黄埃。
豺狼当道吼,鸿雁向人哀。
奔走成何事,沉沦惜异才。
团山南望迥,千里漫黄埃。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寄潘侍御宗节》描绘了一幅战乱频仍、音信难通的社会景象。首句“兵甲纵横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混乱,暗示了战事的激烈和地域的广阔。接着,“音书久不来”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挂念,以及战乱中通信的艰难。
“豺狼当道吼”运用比喻,将敌人比作豺狼,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敌人的嚣张气焰和百姓生活的苦难。“鸿雁向人哀”则通过鸿雁传递哀怨之情,进一步渲染了战乱带来的悲凉气氛。诗人感叹“奔走成何事”,揭示了在这样的乱世中,人们的努力似乎无济于事,只能沉沦于困境。
最后两句“团山南望迥,千里漫黄埃”以远眺的画面收尾,诗人站在高山之巅,遥望千里之外,只见黄沙弥漫,象征着战争的迷茫与无尽的苦难。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明朝动荡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忧虑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