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山中进退韵以饯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会聚浑无定,云萍一样观。
今朝酬俚句,明日隔重山。
鸿便书须寄,秋期盟莫寒。
算来无远别,底用唱阳关。
今朝酬俚句,明日隔重山。
鸿便书须寄,秋期盟莫寒。
算来无远别,底用唱阳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浑无定:形容完全无固定,变化无常。云萍:比喻人的漂泊不定,如云随风,如萍逐水。
俚句:通俗的诗句,非正式或高雅的文学表达。
隔重山:形容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盟:誓言,约定。
阳关:古代边关名,常用来象征离别。
翻译
相聚如同浮云流水般无常,像浮萍一般漂泊不定。今天我用俚语回应你的诗篇,明天我们可能相隔重重山川。
鸿雁传书,请务必带到,秋天的约定不要因此而冷却。
其实我们并不远别,何需如此伤感地唱起离别的《阳关三叠》。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次黄山中进退韵以饯》。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分别时的心境。
“会聚浑无定,云萍一样观。”这两句描绘了人生聚散无常,如同云中的花朵,不可捉摸,也表现了作者在面对朋友聚会时那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态。
“今朝酬俚句,明日隔重山。”诗人通过今朝与友人欢聚畅饮,明日便要跨越重重山岭而去,表达了即将到来的分别和旅途的艰难。
“鸿便书须寄,秋期盟莫寒。”这里展示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贵以及对承诺的重视。在秋天这个季节里,通过书信传递着彼此的情谊,同时也提醒对方不要忘记当初的约定。
“算来无远别,底用唱阳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计算着即将到来的分别并不是那么遥远,为什么还要哼唱那离别之曲《阳关三叠》呢?这里流露出一种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和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分别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