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陈简斋奏草
宋 · 杨万里
诗宗已上少陵坛,笔法仍抽逸少关。
真迹总归天上去,独留奏草在人间。
真迹总归天上去,独留奏草在人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诗宗:指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坛地位崇高。少陵坛:杜甫的别称,因其曾任京兆少尹,故有此称。
笔法:指写作技巧或艺术风格。
逸少:王羲之的字,这里借指书法的飘逸风格。
少关:不拘泥于常规,自由洒脱。
真迹:原作,真正的书法或诗稿。
天上去:指去世后,常用来形容作品随作者而去,不再人间流传。
奏草:草书的一种,行云流水般的书写形式。
人间:指现实世界,与天上去相对。
翻译
诗的宗师已经登上少陵坛,他的笔法仍然充满飘逸和不拘一格。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跋陈简斋奏草》。诗中“诗宗已上少陵坛”一句,可见作者在赞美诗人的艺术成就已经登上了诗歌的最高殿堂,即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少陵之风”。接着,“笔法仍抽逸少关”则表明诗人杨万里对陈简斋的书法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笔法既有古典的超脱,又不失现代的简练。
第三句“真迹总归天上去”,通过比喻手法,暗示陈简斋真正的艺术精髓和精神遗产是无价之宝,将被历史所传颂,而升华到一种更高层次。最后一句“独留奏草在人间”则表达了对陈简斋作品中流传于世的部分——奏草(即书法作品中的习草或演练稿)的珍视之情,认为即使是其不那么完美的习作,也值得后世珍藏和学习。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对陈简斋艺术造诣的推崇,还透露出一种诗人对于艺术传承与永恒价值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