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唐 · 李颀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禅室:指修行者的静室。吐:散发出。
香烬:燃烧过的香灰。
轻纱:薄而透明的纱幕。
翠烟:绿色的烟雾,可能指植物的蒸气或环境的氛围。
长绳:象征时间或空间的延长。
青竹:青翠的竹子,可能代表坚韧或高洁。
百尺:极言其高。
红莲:红色的莲花,象征纯洁或吉祥。
熠爚:形容星光闪烁的样子。
玲珑:精致小巧。
双塔:可能是实际的建筑,也可能是象征性的。
前:前方。
含光:隐藏光芒,不显眼。
待明发:等待天亮,寓意希望和期待。
岂徒然:难道只是空虚的,有深意的分别。
翻译
禅房中香烟袅袅,轻纱笼罩着绿色的烟雾。长长的绳索挂着青色的竹子,百尺高处垂挂着红色的莲花。
在闪烁的群星之下,双塔显得玲珑剔透。
光芒内敛,等待黎明的到来,这次分别难道毫无意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佛教禅室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宗教修行之意境的赞美。"禅室吐香烬"表达了空气中弥漫着香气,可能是从燃烧的熏香所散发出来的,这种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轻纱笼翠烟"则形象地描述了禅室内轻薄的纱幕被绿色的烟雾所包围,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长绳挂青竹"和"百尺垂红莲"展示了自然与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青竹和莲花都是东方文化中常见的象征物,分别代表纯洁和清净。
"熠爚众星下"描绘了一幅夜空中的璀璨星辰,给人一种浩瀚宇宙之感。而"玲珑双塔前"则突出了禅室前的双塔,这些建筑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艺术造型上的美丽景观。
最后两句"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天充满期待,同时也隐含着对友人的离别之情。这里的"此别"指的是与朋友或同道之人的暂时告别,而"岂徒然"则强调这次别离并非没有意义或目的,暗示了未来可能的重逢或共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室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以及对友情和信仰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