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惆怅(其十)赏析

惆怅(其十)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屋生蛛网壁生苔,绣幕深垂久不开。
三月砌花皆落尽,今朝梁燕复归来。
鉴无留影光常满,匣有馀弦韵自哀。
或者云边乘鹤返,东风一试上高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感慨。

首联“屋生蛛网壁生苔,绣幕深垂久不开”,以“蛛网”和“苔藓”的生长,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荒凉,绣幕的深垂未开,则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封闭与隔绝。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巧妙地映射出人物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颔联“三月砌花皆落尽,今朝梁燕复归来”,将季节更迭与物是人非的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三月的花朵已凋零殆尽,而今朝梁上的燕子却再次归来,这一反差不仅勾勒出时间的无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颈联“鉴无留影光常满,匣有馀弦韵自哀”,运用比喻手法,将镜子比作心灵的映照,即使没有留下任何影像,光芒依旧饱满,象征着内心深处的坚守与不屈;而琴匣中的余弦,虽不再弹奏,却自发出哀伤的旋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或者云边乘鹤返,东风一试上高台”,以“乘鹤返”这一典故,寄托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东风一试上高台”则暗示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诗人或许会找到心灵的归宿,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更有对未来可能的憧憬与希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