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四)
宋 · 黄庭坚
茗花浮曾坑,酒泛酌宜城。
路寻西九曲,人似汉三明。
千户非无相,五言空有声。
何时郭池晚,照影写閒情。
路寻西九曲,人似汉三明。
千户非无相,五言空有声。
何时郭池晚,照影写閒情。
注释
茗花:茶花。浮:漂浮。
曾坑:地名,可能指产茶之地。
酒泛酌:酒杯中摇晃着斟满的酒。
宜城:地名,古代产酒之地。
西九曲:西部的九曲小径。
汉三明:暗指历史上的某个著名人物或地方,可能与汉代有关。
千户:形容房屋众多。
非无相:并非没有知己。
五言:五言诗,古体诗的一种形式。
空有声:只有声音留存。
郭池:城外的池塘。
晚:傍晚。
照影:倒映出影子。
翻译
茶花在曾坑中漂浮,美酒在宜城杯中摇曳。沿着蜿蜒的西边小路寻找,仿佛走进了汉代三明的历史长廊。
众多的房屋并非没有相知之人,但五言诗的佳句却空留回响。
何时能在这郭池的傍晚,倒映出悠闲的情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四)》。诗中,黄庭坚以品茗和饮酒起兴,描述了路经西九曲的旅程,将自己比作汉代的贤明人物三明,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感叹千户之中虽不乏相识之人,但能共赏五言诗的知音却寥寥无几。最后,他期盼在郭池的傍晚,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寄托闲适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即寓情于景,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