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笛
明 · 胡奎
混沌谁分浊与清,凿开空翠太分明。
有声本自无声出,二气还从一气生。
碧海水寒龙并语,瑶台月白凤谐鸣。
依稀黄鹤楼中听,吹落梅花雪满城。
有声本自无声出,二气还从一气生。
碧海水寒龙并语,瑶台月白凤谐鸣。
依稀黄鹤楼中听,吹落梅花雪满城。
鉴赏
这首诗《双孔笛》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描绘双孔笛的声音与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音乐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混沌谁分浊与清,凿开空翠太分明”,以混沌未分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凿开”二字,巧妙地引出双孔笛的出现,仿佛是将混沌的自然世界切割开来,使之变得清晰可见,暗示了双孔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能将原本混沌不明的世界,通过其声音的传递,变得条理分明。
接着,“有声本自无声出,二气还从一气生”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双孔笛声音的奥秘。它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源自于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即“一气”的孕育,而这一气又包含着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力量,即“二气”。这不仅体现了音乐艺术中和谐与对立的美学原则,也暗含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哲学思考。
“碧海水寒龙并语,瑶台月白凤谐鸣”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双孔笛的声音仿佛穿越了碧海的寒冷,传来了龙的低语;在皎洁的月光下,凤凰的歌声与之和谐共鸣。这种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音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依稀黄鹤楼中听,吹落梅花雪满城”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黄鹤楼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在这里,双孔笛的声音如同雪花般飘落,不仅覆盖了整个城市,更寓意着音乐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带来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孔笛声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也蕴含了深刻的自然哲学与人文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平衡以及超越物质世界的美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