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晚同方舟上人登师子岩作赏析

晚同方舟上人登师子岩作

元末明初 · 刘基
落日下前峰,轻烟生远林。
云霞媚馀姿,松柏澹清阴。
振策纵幽步,披榛陟层岑。
槿花篱上明,莎鸡草间吟。
凉风自西来,飗飗吹我襟。
荣华龙几时,摇落方自冷。
逝川无停波,急弦有哀音。
顾瞻望四方,怅焉愁思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与方舟上人一同登临师子岩的景象。首句"落日下前峰",以夕阳西下为背景,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轻烟生远林"则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云霞媚馀姿,松柏澹清阴",通过云霞和松柏的对比,描绘出山间的韵味,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生动。

"振策纵幽步,披榛陟层岑",诗人和友人踏着杖藜,穿越荆棘,攀登高峰,体现了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槿花篱上明,莎鸡草间吟",进一步描绘了山野间的生动画面,篱笆上的槿花和草丛中的莎鸡声,增添了生机与诗意。

"凉风自西来,飗飗吹我襟",凉风吹过,诗人感受到自然的清凉,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荣华龙几时,摇落方自冷",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表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沉思。最后两句"逝川无停波,急弦有哀音",以流水和急弦比喻生命的匆忙和哀伤,表达了深深的忧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元末明初刘基的诗风,既有自然之美,又富含哲理。

词语解释

哀音的意思:悲伤之音。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 唐 元稹 《莺莺传》:“﹝ 鶯鶯 ﹞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復知其是曲也。” 清 黄景仁 《典衣行》:“谁家箜篌伤客心,邻舟少女弹哀音。” 闻一多 《红烛·孤雁》诗:“啊!从那浮云底密幕里,迸出这样的哀音。”...

草间的意思:(1).亦作“ 草閒 ”。草丛间。《国语·周语中》:“今 陈 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閒,功成而不收,民罢於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汉 王粲 《七哀诗》:“路有飢妇人,抱子弃草间。”(2).比喻乡野;民间。《宋书·王懿传》:“今自投草间,则同之匹夫,匹夫号令,何以威物?”《南史·陈新安王伯固传》:“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猎。或乘眠舆至於草间,輒呼人从游,动至旬日。”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愁思的意思:(1).忧虑。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汉书·伍被传》:“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为乱者十室而六。”(2).忧愁的思绪。 唐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宋 陈策 《摸鱼儿·仲宣楼赋》词:“江城望极多愁思,前事恼人方寸。”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夜深人静,灯光黯黯的笼罩着人的愁思。”...

顾瞻的意思:(1).回视;环视。《诗·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唐 张鷟 《游仙窟》:“余时渐渐去远,声沉影灭,顾瞻不见,惻愴而去。” 明 刘基 《晚同方舟上人登师子岩作》诗:“顾瞻望四方,悵焉愁思深。”(2).泛指看、望。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时家中有 崑崙 奴 磨勒 ,顾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抱恨不已?何不报老奴。’”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阿足师》:“山岳檀施,曾不顾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暗中鬼影憧憧,略不顾瞻。”(3).瞻前顾后。谓慎重、周密地考虑。...

急弦的意思:节奏急速的弦乐。《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汉 侯瑾 《筝赋》:“急絃促柱,变调改曲。” 晋 陆机 《猛虎行》:“急絃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急絃动飞听,清歌拂梁尘。”...

几时的意思:[释义](副)什么时候。 [构成]偏正式:几(时 [例句]你们几时走?(作状语)...

凉风的意思:◎ 凉风 liángfēng[cool breeze] 清凉的风凉风掠面...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披榛的意思:砍去丛生之草木。多喻创业或前进中的艰难。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脱迹违难,披榛来洎。”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近无所依,退无所据,涉泽求蹊,披榛觅路。” 清 陶澂 《游香岩寺》诗之二:“披榛造幽微,转侧信险絶。”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难得 石林 老居士,氊椎到处爱披榛。”...

轻烟的意思:亦作“ 轻烟 ”。1.轻淡的烟雾。 南朝 梁元帝 《咏雾》:“乍若轻烟散,时如佳气新。” 元 白朴 《天净沙·秋》套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许地山 《缀网劳蛛·海世间》:“割不断的轻烟,缕缕丝丝从烟筒里舒放出来,慢慢地往后延展。”(2). 明 初 金陵 妓楼名。 明 祝允明 《野记》:“国初於京师建妓馆六楼于 聚寳门 外,以安远人,故名曰 来賔 ,曰 重译 ,曰 轻烟 ,曰 淡粉 ,曰 梅妍 ,曰 柳翠 。”《西湖二集·巧妓佐夫成名》:“我国初 洪武爷 时也有官妓,共建十...

日下的意思:◎ 日下 rìxià(1) [at present]∶目前;眼下日下天气已凉(2) [capital]∶旧时“日”指帝王,“日下”指京都(3) [sunset]∶日入。日没。太阳落下去日下西山头(4) [go down every day]∶一天天地衰落;逐日走下坡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荣华的意思:[释义](形)草木开花,旧时比喻兴盛或显达。 [构成]并列式:荣+华...

莎鸡的意思:虫名。又名络纬。俗称纺织娘、络丝娘。《诗·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肃肃莎鸡羽,冽冽寒螿啼。” 唐 李贺 《房中思》诗:“谁能事贞素,卧听莎鸡泣。” 清 吴烺 《雨中花》词:“任屋角莎鸡促织,吟遍朝昏。” 闻一多 《死水·我要回来》:“我回来了,乘流萤打灯笼照着你,乘你的耳边啼着莎鸡,乘你睡着了含一口沙泥,我回来了。”...

逝川的意思:(1).指一去不返的江河之水。语本《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鉴逝川之勉志,悼过隟之电速。” 唐 骆宾王 《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得风字》诗序:“登高切送归之情,临水感逝川之嘆。” 清 孙廷铨 《挽船行》:“皆云 江 南来,束人投逝川。”(2).比喻流逝的光阴。 南朝 齐 谢朓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离会虽相亲,逝川岂往復。” 唐 吴融 《子规》诗:“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漂荡一年年。” 毛泽东 《到韶山》诗:“...

四方的意思:◎ 四方 sìfāng(1) [four directions of north,south,west and east]∶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quadrilateral]∶正方形或正方体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松柏的意思:◎ 松柏 sōngbǎi(1) [pine and cypress]∶松树与柏树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chaste;pure and undefiled]∶比喻坚贞的洁操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3) [grave]∶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摇落的意思: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幽步的意思:闲步。 唐 钱起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兴赴岭》诗:“重峯转森爽,幽步更超越。” 宋 苏轼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焚香引幽步,酌茗开浄筵。”...

云霞的意思:◎ 云霞 yúnxiá[rosy clouds] 彩云和彩霞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瞻望的意思:◎ 瞻望 zhānwàng(1) [look forward]∶往远处或高处看瞻望将来(2) [respect and expect]∶敬仰并寄以希望朝野瞻望...

振策的意思:扬鞭走马。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轡遵平莽。”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方欲振策 燕 赵 ,席卷 秦代 。” 明 刘基 《自衢州至兰溪》诗:“振策率广路,逍遥散烦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以足下遂当西迈,振策在涂,故不以时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