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庾使左史中书行部二首(其一)
宋 · 刘克庄
朝回暖律变严冬,应念闽风与蜀同。
丛棘冤皆为洗雪,发棠惠遍及饥穷。
冰寒吏胆照天烛,泉涌诗肠饮涧虹。
帝遣二星临七聚,不妨击壤和元丰。
丛棘冤皆为洗雪,发棠惠遍及饥穷。
冰寒吏胆照天烛,泉涌诗肠饮涧虹。
帝遣二星临七聚,不妨击壤和元丰。
注释
朝回暖律:春天的到来。闽风:福建的风俗。
蜀:四川。
丛棘:丛生荆棘。
冤皆为洗雪:冤屈得以昭雪。
发棠惠:广施恩惠。
饥穷:饥饿贫困。
冰寒吏胆:冰冷的官场。
天烛:象征公正的光明。
泉涌诗肠:诗人的灵感如泉水涌出。
涧虹:清澈的涧水中的彩虹。
七聚:七个聚落。
击壤:古代农人游戏,象征太平盛世。
元丰:宋神宗年号。
翻译
春天的到来驱散了严冬,想起福建的风与四川相同。冤屈如同丛棘中的积雪被洗净,广施恩惠惠及所有饥饿贫困的人。
冰冷的官场因公正而如天烛明亮,诗人的心肠如泉水涌动,灵感如涧虹流淌。
皇帝派遣星辰照耀七个聚落,人们可以安心欢庆,就像元丰年间那样和谐繁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庾使左史中书行部二首(其一)》。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
“朝回暖律变严冬”一句,表现了春天到来时节气的变化,以及严寒冬日渐渐温暖起来的情景。“应念闽风与蜀同”则是诗人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通过提及“闽风”和“蜀”,即福建和四川的地理位置,传递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温暖。
接下来的两句,“丛棘冤皆为洗雪,发棠惠遍及饥穷”,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希望冬日积雪被春风所融解,为贫困之人带来温暖与希望。
“冰寒吏胆照天烛”一句,形象地将严寒的气候比作清冷无情的官员心肠,而“泉涌诗肠饮涧虹”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诗人通过泉水激发灵感、创作诗歌的意境。
最后两句,“帝遣二星临七聚,不妨击壤和元丰”,寓意深长,似乎在表达一种宇宙秩序与世间和谐相得的美好愿景。这里的“二星”、“七聚”可能指代特定的星辰或星座,而“帝遣”则是象征着天命或自然法则的安排。“不妨击壤和元丰”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和谐、繁荣(如同北宋初年“元丰”时期)的美好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景象描写与情感抒发,通过对春日温暖的期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宇宙和谐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