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金陵遇悟空上人赏析

金陵遇悟空上人

唐 · 吴融
东阁无人事渺茫,老僧持钵过丹阳。
十年栖止如何报,好与南谯剩炷香。

注释

东阁:东边的楼阁,常指官府或文人雅士的居所。
无人:没有人的。
事渺茫:事情显得遥远而难以预料。
老僧:年老的和尚。
持钵:拿着饭钵,钵为僧侣化缘乞食之具。
丹阳:地名,这里泛指江南地区的一个地方。
十年栖止:在这里居住了十年。
如何报:怎样回报,意指如何表达感激或回馈。
好与:不如给予。
南谯:南谯寺,假设的地名,指南方的一座寺庙。
剩炷香:多点燃一些香,剩 here means to give more, 炷香 means to light incense, 表示对寺庙的敬意和供奉。

翻译

东边楼阁空无一人显得渺远迷茫,老和尚手持饭钵走过丹阳。
十年来在这里居住如何回报,不如多给南谯寺点上一些香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境界。"东阁无人事渺茫",表现了诗人对于尘世间纷争与繁杂的人情世故感到淡漠和迷茫。而"老僧持钵过丹阳"则是对出家人的超然物外的一种描绘,老僧手持钵盂(乞食的器具),在古城丹阳间悠然前行,显现出一种不为世俗所羁绊的宁静与从容。

"十年栖止如何报"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长时间栖息于某种精神寄托或修养之地后,如何回报这个世界提出了一个问题。这里的“栖止”指的是心灵的停泊和静养,而“如何报”则暗示了诗人对于个人修行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好与南谯剩炷香”一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选择。南谯是古代的一个地方名词,而“剩炷香”则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纯净和宁静。“好与”二字,意味着诗人对于这种宁静和清净的向往。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他更愿意选择那种超脱尘世、保持心灵纯洁的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老僧的形象以及对修行与报答世界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追求,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状态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