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程南仲韵(其五)赏析

次程南仲韵(其五)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剩喜壶中别是天,诛茆结屋竹梅边。
伴人有意一泓砚,笑我无缘二顷田。
半醉半醒知酒圣,非空非色悟僧禅。
门前青嶂浑如画,云去云来树倚巅。

注释

壶中:指隐居或想象中的理想世界。
诛茆:砍伐茅草。
竹梅边:竹子和梅花旁边,象征高雅清幽。
一泓砚:一方砚台,代指文房之物,暗示闲适生活。
二顷田:大量田地,象征世俗的财富和追求。
酒圣:指能深刻理解和欣赏酒的人。
非空非色:佛教用语,超越物质世界的空幻和实有。
青嶂:青山屏障。
浑如画:非常像画一样美丽。
云去云来:形容自然景色的变化。
树倚巅:树木扎根山巅,形象生动。

翻译

特别喜欢在壶中的世界里另辟天地,竹梅环绕下盖着茅草的小屋。
陪伴我的是一方砚池,仿佛有意要与我作伴,却笑我无缘拥有大片的田地。
半醉半醒间品味着酒的至高境界,不执着于空无和色彩,领悟了僧人的禅意。
门前的青山翠嶂如同一幅画,云卷云舒,树木依傍山巅。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次程南仲韵(其五)》。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和巧妙的借景抒怀。

"剩喜壶中别是天,诛茆结屋竹梅边。"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情境。"壶中"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小巧的自然环境,而这环境中的景色却如同另一个世界,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诛茆结屋竹梅边"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生活状态,竹和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伴人有意一泓砚,笑我无缘二顷田。"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淡泊名利和对友谊的珍视。"一泓砚"常用来比喻书籍或学问,而"二顷田"则是指小块土地,这里暗示诗人更看重精神上的交流而非物质上的追求。

"半醉半醒知酒圣,非空非色悟僧禅。" 这两句通过对饮酒和禅修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理解和对心灵境界的追求。"半醉半醒"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自由自在,而"非空非色悟僧禅"则是指通过禅修达到一种超越物质和意识形态的精神层次。

"门前青嶂浑如画,云去云来树倚巅。" 这两句用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居所门前的自然风光。"青嶂"指的是绿色的山峰,而"云去云来树倚巅"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变化的山林景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