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课赋待试混补萧中立见之有相怜色因成四韵
宋 · 陈藻
吾乡犹自哂吾徒,易道东来话得无。
幸有蔡邕过爨下,独怜贾岛作原夫。
昌黎俗笔何曾短,永叔文衡不到输。
多少科名成底事,聊安飘泊老江湖。
幸有蔡邕过爨下,独怜贾岛作原夫。
昌黎俗笔何曾短,永叔文衡不到输。
多少科名成底事,聊安飘泊老江湖。
注释
吾乡:我的故乡。犹自:仍然。
哂:嘲笑。
吾徒:我这样的弟子。
易道:易经的道理。
东来:从东方传来。
话得无:是否有启发。
蔡邕:古代文人,擅长书法。
过爨下:来访。
贾岛:唐代诗人,以苦吟著称。
原夫:开创者。
昌黎:指韩愈,因籍贯昌黎而得名。
俗笔:一般的文风。
何曾短:从未逊色。
永叔:指欧阳修,字永叔。
文衡:文学成就。
不到输:不输人。
科名:科举功名。
成底事:有什么结果。
聊安:姑且。
飘泊:漂泊。
老江湖:江湖生涯,指在外流浪。
翻译
我的故乡仍然嘲笑我这样的弟子,易经的道理从东方传来,是否有所启发?幸好有蔡邕这样的人物来访,特别欣赏贾岛的才华,他是诗坛的开创者。
韩愈的文风从未逊色,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也不输人。
多少人追求科举功名,到头来又有什么结果呢?姑且在漂泊江湖中安度晚年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所作,题为《平江课赋待试混补萧中立见之有相怜色因成四韵》。诗中,诗人以家乡人对读书人的轻视开篇,暗示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某些偏见。接着提到蔡邕和贾岛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蔡邕才华横溢,贾岛苦吟不辍,以此表达对才子们命运的关注和对他们坚持文学创作的敬佩。
诗人认为,尽管韩愈(昌黎)的文笔并未因此而逊色,欧阳修(永叔)的文采也无人能及,但他们并未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显赫地位。最后,诗人感慨科举功名并非人生的全部,对于那些漂泊江湖的文人来说,能够安然度过一生,也是一种难得的安慰。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表达了对文学追求者际遇的同情与理解,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