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仲弓廷评栽竹
宋 · 梅尧臣
移得溪边翠,来为庭下阴。
惜根存旧土,带笋助新林。
暗换萧萧叶,知虚寸寸心。
东风莫摇撼,培壅未应深。
惜根存旧土,带笋助新林。
暗换萧萧叶,知虚寸寸心。
东风莫摇撼,培壅未应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移:移动。溪边:小溪旁边。
翠:青翠。
庭下:庭院之中。
惜:珍惜。
根:竹根。
旧土:原来的土壤。
带笋:带着竹笋。
换:更换。
萧萧:形容风吹竹叶的声音。
寸寸心:比喻竹子的生长状态。
莫:不要。
摇撼:摇动。
培壅:培土、堆积土壤。
深:过深。
翻译
移来的翠竹在溪边安家,为庭院带来阴凉。珍惜竹根留在原土,带着竹笋帮助新生的竹林生长。
竹子悄悄地换上新叶,仿佛知道内心的需求。
东风啊,不要随意摇动它们,培土的工作还未完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谢仲弓廷评栽竹》,通过对新栽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对其生长环境的关注。首句“移得溪边翠”,形象地写出竹子的青翠色泽,以及其来自自然溪边的背景;“来为庭下阴”则表达了竹子为庭院带来清凉之意。
接下来,“惜根存旧土”体现了诗人对竹子根系的呵护,希望它能在原土中扎根生长;“带笋助新林”则寓言竹子的新生力量,能帮助周围树林的成长。诗句“暗换萧萧叶”描绘了竹子在悄然无声中换叶的过程,暗示其生命力的旺盛。
最后两句“东风莫摇撼,培壅未应深”,诗人叮嘱不要让春风过分摇动竹子,以免影响其稳固成长,同时提醒培土不宜过深,保持适宜的生长条件。整体上,这首诗以竹子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