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其一)
唐 · 钱起
晨策趣无涯,名山深转秀。
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
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
侧径蹲怪石,飞萝掷惊狖。
花间鍊药人,鸡犬和乳窦。
散发便迎客,采芝仍满袖。
郭璞赋游仙,始愿今可就。
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
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
侧径蹲怪石,飞萝掷惊狖。
花间鍊药人,鸡犬和乳窦。
散发便迎客,采芝仍满袖。
郭璞赋游仙,始愿今可就。
注释
晨策:清晨的行程。无涯:无边无际。
名山:著名的山。
深转秀:深处景色更美。
三休:三次休息。
覆景:变换光影。
万转:无数转折。
迷宇宙:迷失宇宙。
攀崖:攀登悬崖。
天窗:高处的洞口。
穷玉溜:探寻玉液。
玉溜:玉液清流。
侧径:小路。
蹲怪石:蹲在怪石上。
飞萝:藤蔓。
掷惊狖:惊动猴子。
鍊药人:炼药师。
乳窦:山泉。
散发:披头散发。
迎客:迎接客人。
采芝:采摘灵芝。
满袖:满袖都是。
郭璞:古代诗人。
赋游仙:描绘仙游。
始愿:最初的愿望。
今可就:如今得以实现。
翻译
清晨的行程漫无边际,名山深处景色更加秀丽。三次歇息变换光影,无数转折令人迷失在天地之间。
攀登山崖直到天窗,深入洞穴探寻玉液清流。
沿着曲折小径蹲坐于奇形怪石旁,藤蔓飞舞惊动了猴子。
花丛中有人炼制药材,鸡犬相伴从山泉汲取乳汁。
披头散发热情待客,采得灵芝满满袖口。
郭璞曾描绘的仙游之梦,如今这愿望终于实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探幽寻奇之旅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与道人相遇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晨策趣无涯,名山深转秀。" 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探寻自然之美的氛围。诗人在清晨策马出行,不以寻常路线为限,径直进入深邃的名山之中,那里的景色更显得迷人而又变幻。
"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 这里的“三休”可能指的是一次次地停留欣赏,“变覆景”则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壮丽,而“万转迷宇宙”则是对这种探险体验的一种超然感受,仿佛进入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神秘世界。
"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攀岩而上的勇敢和探索未知的决心。“天窗”、“玉溜”等字眼,为山中之旅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神秘感。
"侧径蹲怪石,飞萝掷惊狖。" “侧径”暗示了诗人步履的不易,“蹲怪石”则形象地表现了他在险峻处所展现的勇气与探索精神。而“飞萝掷惊狖”的生动画面,则可能是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一种赞美。
"花间鍊药人,鸡犬和乳窦。" 这里出现了一位在花间采集灵草的仙者,以及和谐共生的鸡犬,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用以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散发便迎客,采芝仍满袖。" “散发”、“满袖”等词语,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杂念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仙草灵芝的深切追求。
"郭璞赋游仙,始愿今可就。" 最后一句引用古代文学家郭璞的作品,以“赋游仙”表达自己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并表示这样的愿望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与道人相遇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永恒生命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