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咏蜡梅呈李仲孙赏析

咏蜡梅呈李仲孙

宋 · 刘才邵
霜铺鸳瓦茸茸白,红日破寒舒晓色。
小枝斜傍碧阑干,光透香融娇欲滴。
缘何便證紫金容,胜妙从来众香国。
时世梳妆嫌不称,岂假嫩黄拂宫额。
清润疑和玉髓膏,鲜妍似鍊鸾蜂液。
团香掠蕊太辛勤,堪笑蜜房屯羽客。
更有一般超绝处,画史尽工描不得。
漏板丁丁夜向阑,金波浸影寒光溢。
赏奇自昔属多情,况复南人多未识。
恰及开时寄一枝,后时便恐香难拾。
须藉高才与发扬,妙句收归花萼集。

鉴赏

此诗描绘了蜡梅的美丽与独特之处。首句“霜铺鸳瓦茸茸白”,以霜覆盖的鸳鸯瓦为背景,衬托出蜡梅的洁白如雪,形象生动。接着“红日破寒舒晓色”一句,通过红日初升,驱散寒冷,带来晨曦的温暖,烘托出蜡梅在冬日中的生机与活力。

“小枝斜傍碧阑干,光透香融娇欲滴”描绘了蜡梅枝条的形态与香气,光透过枝叶,香融于空气之中,仿佛能感受到其娇嫩欲滴的质感。接下来“缘何便證紫金容,胜妙从来众香国”赞美了蜡梅独特的紫色花瓣,如同众香国中最为珍贵的存在。

“时世梳妆嫌不称,岂假嫩黄拂宫额”则以时下的妆扮风格对比,强调蜡梅自然之美无需过多修饰。而“清润疑和玉髓膏,鲜妍似鍊鸾蜂液”则进一步形容蜡梅的色泽与质地,如同玉髓膏般的清润,又似炼鸾蜂液般鲜艳。

“团香掠蕊太辛勤,堪笑蜜房屯羽客”通过蜜蜂采蜜的辛勤与蜡梅花朵的美丽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幽默感。最后“更有一般超绝处,画史尽工描不得”表达了蜡梅之美难以言喻,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家也难以完全捕捉其神韵。

“漏板丁丁夜向阑,金波浸影寒光溢”描绘了夜晚蜡梅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金波映照下,蜡梅的影子泛着寒光,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而“赏奇自昔属多情,况复南人多未识”则表达了对蜡梅之美的赞赏之情,并指出这种美在古代就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对于南方人来说,这种美可能更为罕见。

“恰及开时寄一枝,后时便恐香难拾”表达了对蜡梅开放时机的珍惜,希望能在花开之时得到一枝,以免错过之后香气难寻。最后“须藉高才与发扬,妙句收归花萼集”则是对能够将蜡梅之美以诗歌形式表达出来的高才华者的期待,希望他们的妙句能够流传下来,成为花萼集的一部分,让这份美丽得以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