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破山寺双头白莲赏析

破山寺双头白莲

宋 · 陈掞
湘南夜水风露清,月明耿耿波益平。
婵娟有人步罗袜,琼珰玉佩双娉婷。
可怜玉骨埋藏久,肠断人间无复有。
岂知化作兰若莲,宿契未忘犹并首。
想应快意洗尘缘,不向谢池争取妍。
玻璃盘中净土颊,一心稽首西方仙。
请君以图献天子,当与嘉禾并周史。
毋令寂寞堕空山,泣月悲云清夜残。

拼音版原文

xiāngnánshuǐfēngqīngyuèmínggěnggěngpíng

chánjuānyǒurénluóqióngdāngpèishuāngpīngtíng

liánmáicángjiǔchángduànrénjiānyǒu

zhīhuàzuòlánruòlián宿wèiwàngyóubìngshǒu

xiǎngyìngkuàichényuánxiàngxièchízhēngyán

pánzhōngjìngjiáxīnshǒu西fāngxiān

qǐngjūnxiàntiāndāngjiābìngzhōushǐ

lìngduòkōngshānyuèbèiyúnqīngcán

注释

湘南:古代中国南方地区。
耿耿:形容月光明亮。
罗袜:丝质的袜子,古代女子常穿。
琼珰玉佩:贵重的装饰品,象征华贵。
玉骨:形容女子的清瘦之美。
兰若莲:可能指莲花,象征高洁。
宿契:旧有的缘分。
谢池:古代园林中的池塘。
净土:比喻纯洁或神圣之地。
西方仙:可能指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嘉禾:古代象征丰年的好稻谷。
周史:周代的历史记录,这里可能指历史典籍。
空山:荒凉无人的山。
泣月:月亮下的悲伤。

翻译

湘南夜晚的水面清凉,月光皎洁,波浪平静如镜。
明亮的月光下,有人轻盈地踏着罗袜,身佩美玉,姿态优雅。
那如玉的美丽身躯长久埋藏,人间再难寻觅。
谁料她已化为莲花,旧日的情缘未消,仍紧相邻靠。
想必她解脱尘世烦恼,不再向谢池争艳。
在洁净如玻璃的仙境中,她虔诚地向西方仙人礼拜。
请将这幅画献给天子,它将与佳禾和周史一同被珍视。
不要让她孤独地沉入空山,月下悲云,清夜更显凄凉。

鉴赏

这首诗名为《湘南夜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湘南夜水风露清”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凉寂静的氛围,随后“月明耿耿波益平”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明亮和水面的平静。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水中幻象,“婵娟有人步罗袜”,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身着轻纱、佩戴精美饰品的女子在月光下优雅漫步,暗示了神秘的仙女或幻象的存在。

“可怜玉骨埋藏久,肠断人间无复有”表达了对这位美丽身影的惋惜,认为她已消失人间许久,只剩回忆。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岂知化作兰若莲”,揭示了这可能是莲花化身,暗示了超凡脱俗的意蕴。莲花与佛教关联,象征着洁净和永恒,与“宿契未忘犹并首”相呼应,表明这种联系并未因肉体的消逝而消失。

“想应快意洗尘缘,不向谢池争取妍”表达了莲花超脱世俗的姿态,选择在清净之地而非名利场展现其美。最后两句“玻璃盘中净土颊,一心稽首西方仙”描绘了莲花如净土般纯洁,向着西方仙人虔诚礼拜,寓意着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湘南夜水为背景,通过莲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超然之美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淡泊,具有浓厚的禅意和哲理色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