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末公种棘用胡元望韵
豫防苟无失,有地孰敢唾。
风条曲抽乙,雨叶细垂个。
是时春载阳,土脉如膏和。
分疆督艺植,勤惰各有课。
挥锄绿烟披,转石苍藓破。
稍看萌蘖长,渐睹根株大。
结荫冒长堤,开花映高座。
猿公不敢窥,貉子那得过。
慨慕陶公言,罔俾分阴蹉。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末公在艰难岁月中通过种植棘树来防护边界的场景。诗人赞赏豫防之策的明智,强调了土地管理和辛勤劳动的重要性。他细致地刻画了风中枝条弯曲、雨后叶片低垂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随着季节推移,棘树生长迅速,最终形成浓密的树荫,甚至影响到猿猴和貉子的活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提醒人们勿虚度光阴。整体上,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生动,富有农耕文化的气息。
词语解释
不敢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得过的意思:(1).犹得罪;获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夫 数以酒失得过丞相,丞相今者又与 夫 有郄。”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譬如人子,得过於父母,惟有恭顺静默,引咎自责,庶几可解。”(2).得以通过,得以度过。 唐 徐夤 《河流》诗:“ 大禹 成门嶮,为龙始得过。”(3).指生活、工作等过得去。参见“ 得过且过 ”。...
分阴的意思:谓极短的时间。阴,日影。《晋书·陶侃传》:“ 大禹 圣者,乃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 宋 贺铸 《忆仙姿》词:“遮日走京尘,何啻分阴如岁。”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事业要当穷万卷,人生须是惜分阴。”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诗:“即今归田輟待漏,犹惜分阴肯抛却。”...
分疆的意思:(1).区分疆界。《晋书·地理志上》:“ 武帝 开 越 攘 胡 ,初置十七,拓土分疆,又增十四。” 宋 文天祥 《白沟河》诗:“行人为我言, 宋 辽 此分疆。”(2).分守之地,谓辖境。 宋 梅尧臣 《送吴给事移淮西》诗:“夹路车徒盛,分疆禾黍秋。”(3).谓断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
风条的意思:(1).传说中的草名。《山海经·中山经》:“有草焉,其状如蓍,赤叶,而本丛生,名曰风条,可以为簳。”一本作“夙条”。(2).风中的枝条。 宋 辛弃疾 《乌夜啼》词:“晚花露叶风条,燕飞高。” 明 高启 《夜坐天界西轩》诗:“烟幔萤微度,风条蝉罢喧。”...
高座的意思:◎ 高座 gāozuò[tribune] 古罗马长方会堂端头的一个高台,特别作为执政官的正式席位,通常位于一个半圆形凹室中...
高座的意思:◎ 高座 gāozuò[tribune] 古罗马长方会堂端头的一个高台,特别作为执政官的正式席位,通常位于一个半圆形凹室中...
公言的意思:(1).公开谈论。《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 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魏书·刘昶传》:“ 高祖 曰:‘国家本来有一事可慨。可慨者何?恒无公言得失。’” 明 唐顺之 《钝斋吴公墓碣铭》:“独念先君性刚直,耻为譎祕媕婀之态,其遇事虽不关己利害,亦公言激发无所避。”(2).公众的言论。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明 杨慎 《词品·吴梦窗》:“ 阴 君 焕 序其辞云:求辞於吾 宋 ,前有 清真 ,后有 梦窗 。此非 焕 之言,四海之公...
貉子的意思:◎ 貉子 háozi(1) [racoon dog] 貉( hé)(2) 的通称...
慨慕的意思:感叹仰慕。 唐 李翱 《谢杨郎中书》:“临空文尚慨慕如不足,况亲遇厥事观厥人哉,幸甚,幸甚!”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才子声名人慨慕,动君王玉帛安车。”《清史稿·礼志四》:“子孙臣庶,躬被教育者,宜其謳歌慨慕而未有已也。”...
开花的意思:[释义](1) (动)(开花儿)生出花朵。果树开花儿了。(作谓语) (2) (动)(开花儿)比喻像花朵那样破裂开。这只鞋开花儿了。(作谓语) (3) (动)(开花儿)比喻心里高兴或脸露笑容。 (4) (动)(开花儿)比喻经验传开或事业兴起。 [构成]动宾式:开|花...
力役的意思:(1).以武力征伐。《穀梁传·僖公十九年》:“ 梁 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 范宁 集解:“如使伐之而灭亡,则淫湎不足记也,使其自亡然后其恶明。”(2).劳役。《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唐 元稹 《酬乐天南行》诗:“跋家逃力役,连鏁责逋诛。” 清 孙枝蔚 《重修黄楼诗和五兄大宗》:“当时岂为游观美,此事须知力役轻。”(3).征用民力。《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时民患上力役,解於公田。” 明 陆深 《传疑录》:“爵命崇则力役多,以天下为私奉,非至公之法也。...
萌蘖的意思:◎ 萌蘖 méngniè[bud;germinate;sprout] 指植物长出新芽。萌,生芽,发芽。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那得的意思:怎得;怎会;怎能。《三国志·魏志·曹洪传》“於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太祖 曰:‘我家貲那得如 子廉 耶!’” 唐 钱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诗:“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明 高启 《方隐君山园》诗:“乃知厚业要德守,那得衰荣但言命?”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矛盾”的继续》:“ 中国 有这几百万几万万甘心做洋奴的人,那得不亡国!”...
年侵的意思:(1).年纪渐老。 唐 杜甫 《寄赞上人》诗:“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侵身力衰。”(2).年底渐近。 唐 杜甫 《瀼西寒望》诗:“年侵频悵望,兴远一萧疎。” 唐 白居易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诗:“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3).年成荒歉。 明 刘基 《旱天多雨意五首呈石末公》诗:“移家愁地蹙,经国恨年侵。”...
陶公的意思:(1).指 晋 陶侃 。《晋书·陶侃传》:“尚书 梅陶 与亲人 曹识 书曰:‘ 陶公 机神明鉴似 魏武 ,忠顺勤劳似 孔明 , 陆抗 诸人不能及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陶公 性检厉,勤於事。” 唐 李商隐 《潭州》诗:“ 陶公 战舰空滩雨, 贾傅 承尘破庙风。”(2).指 陶安公 。传说中的神仙。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 陶公 矍鑠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3).指 唐 陶沔 。...
土脉的意思:亦作“ 土脉 ”。语出《国语·周语上》:“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 韦昭 注:“脉,理也。”此谓土壤开冻松化,生气勃发,如人身脉动。后以“土脉”泛指土壤。 唐 韩愈 《苦寒》诗:“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 宋 曾巩 《诸寺观祈雨文》:“春气已中,农功方急,而膏泽未洽,土脉尚乾。” 元 翁合老 《春日田园杂兴》诗:“土脉正融催觳觫,林阴微合听钩輈。” 清 唐甄 《潜书·性才》:“十月之间,阳虽存而不用,不能疏土脉,鼓万物,谓之无阳。”见“ 土脉 ”。...
无失的意思:(1).没有失误。《老子》:“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立成数以为植而四重之,其可以无失矣。”(2).不遗漏。《文献通考·经籍十三》:“顾读者不深考其间,虽或有得於此者,而又不能无失於彼。”(3).没有损失。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次夜,果有偷匿后园竹中,知有备,无失。”(4).佛教指酒戒五神之一。《法苑珠林》卷一○五:“饮酒戒有五神:一名清素,二名不醉,三名不乱,四名无失,五名护戒。”...
艺植的意思:耕种;栽植。《北史·铁勒传》:“近西边者,颇为艺植,多牛而少马。” 唐 王维 《寄荆州张丞相》诗:“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如五穀之性,不艺植,不耕耔,何以知其种之美耶。”...
豫防的意思:谓事先防备。《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宋 司马光 《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谓水不足忧而不为之防,一旦水至则防无所及矣。故君子贵於思患而豫防之也。” 明 刘基 《和石末公种棘用胡元望韵》:“豫防苟无失,有地孰敢唾。” 鲁迅 《彷徨·孤独者》:“这模样,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大家都手足无措了。”...
猿公的意思: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 有处女出於 南林 ,国人称善…… 越王 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 袁公 ,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於是 袁公 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桥,末堕地,女即捷末, 袁公 则飞上树,变为白猿。”后以“猿公”指剑术高明的隐者。 唐 李贺 《南园》诗之七:“见买 若耶溪 水剑,明朝归去事 猿公 。” 清 陈维崧 《夜游宫·秋怀》词:“齷齪谁能耐,总一笑浮云,睚眦独去,为佣学无赖。圮桥边,有 ...
遮逻的意思:见“ 遮罗 ”。...
转石的意思:(1).转动石块。 汉 张衡 《西京赋》:“复陆重阁,转石成雷。”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环绕石山。 金 张斛 《寓中江县楼》诗:“ 武江 斜转石, 文岫 独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