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杨仲仁为梅返魂有诗因次其韵(其二)赏析

杨仲仁为梅返魂有诗因次其韵(其二)

宋 · 胡仲弓
谢娥羌管徒浪说,东君造化何容私。
更得孤根有所托,终有结果调羹时。

注释

谢娥:古代传说中的美女,此处借指美好的事物。
羌管:羌族的竹笛,象征音乐或艺术。
浪说:空谈,无实际意义的谈论。
东君:古代对春天的称呼,代表生机和创造力。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力量。
私:偏爱,不公正。
孤根:独立的根茎,比喻稳固的基础。
有所托:找到依托之处。
终有:最终会。
结果:结出果实,引申为成功或收获。
调羹时:比喻达到理想状态或实现目标的时候。

翻译

对谢娥吹奏的羌笛之音,人们只是空谈,春神的创造怎么会偏爱私情。
如果能找到稳固的根基依托,最终定会有丰收的时刻,就像调制美味的羹汤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名为《杨仲仁为梅返魂有诗因次其韵(其二)》。诗中,诗人以谢娥和东君的典故,表达了对梅花的独特见解。"谢娥羌管徒浪说"暗指人们对梅花的赞美可能过于虚浮,而忽略了其本质;"东君造化何容私"则强调自然界的公正,暗示梅花的美并非仅凭人言,而是自然的恩赐。接着,诗人认为梅花虽孤傲,但只要找到适合的环境,就能绽放出独特的价值,"孤根有所托"象征梅花的坚韧与生命力,"终有结果调羹时"则寓意它在适当的时候能为人类生活带来贡献,如调味品一般。整体上,此诗赞美了梅花的内在品质和其潜在的实用价值,寓言意味深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