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可公宿
宋 · 徐照
枯株围古寺,长觉莫寒增。
坐听吹风雪,吟移照佛灯。
试茶铛则水,点笔砚生冰。
门外营营者,谁人及似僧。
坐听吹风雪,吟移照佛灯。
试茶铛则水,点笔砚生冰。
门外营营者,谁人及似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枯株:枯萎的树木。围:环绕。
古寺:古老的寺庙。
长觉:一直感到。
莫寒增:没有增加寒冷。
坐听:静坐倾听。
吹风雪:风雪声。
吟移:吟诵时移动。
照佛灯:照亮佛前的灯。
试茶铛:尝试煮茶。
铛则水:壶中的水。
点笔砚:提笔写字。
生冰:结冰。
门外:门外。
营营者:忙碌的人群。
谁人:谁。
及似僧:像僧人一样。
翻译
枯萎的树围绕着古老的寺庙,总是觉得这里没有丝毫寒意。静坐聆听风雪声,吟诵诗篇照亮佛前的灯。
试着煮茶,却发现壶中的水已结冰;提笔写字,砚台也生出了寒冰。
门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谁能像僧人一样心境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所作的《访可公宿》。诗中描绘了诗人造访一位名叫可公的僧人时的情景。他来到一座古老的寺庙,周围是枯萎的树木,环境显得寂静而清冷。诗人感受到这里的寒意,但内心却增添了宁静与禅意。
他静静地坐着,聆听风吹过寺庙,仿佛夹杂着雪花的声音,这声音与佛灯的微光照亮了周围的静谧。诗人尝试煮茶,发现水已经在铛中结冰,提笔写字时,砚台也生出了冰霜,这些细节展现了冬日寺庙生活的清苦与寂寥。
最后,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门外忙碌世界的感慨,询问有谁能像僧人一样,拥有这份远离尘嚣的心境。整首诗通过描绘环境和生活细节,传达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