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许君起赴馀干教授(其一)赏析

送许君起赴馀干教授(其一)

宋末元初 · 仇远
当年而父同吾父,各罄籯金共教儿。
可惜两翁黄壤下,不知二子绿衣时。
著鞭虽已撞楼破,列鼎宁无负米思。
千里送君何以赠,长歌泮水蓼莪诗。

注释

而父:你的父亲。
吾父:我的父亲。
罄:用尽。
籯金:储蓄的钱财。
教儿:教育孩子。
两翁:两位老人。
黄壤下:地下。
绿衣:指穿官服,代指长大。
著鞭:努力学习。
撞楼破:学业有成。
列鼎:功成名就。
负米思:忆苦思甜,指贫困时的生活。
送君:送别你。
泮水:古代学府的名称,此处泛指教育。
蓼莪诗:中国古代诗歌,表达父母对子女的思念和期望。

翻译

当年你的父亲就像我的父亲,各自拿出全部积蓄共同教育孩子。
可惜两位老人已经长眠地下,无法再看到他们的儿子长大成人。
虽然你们挥鞭努力,学业有成,但怎能忘记曾经挨饿的日子?
千里之外送你离去,我该赠予什么?就让这首《泮水蓼莪》的长歌唱出我们的深情吧。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标题为《送许君起赴馀干教授(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不舍之情。

“当年而父同吾父”一句,通过将自己的父亲与友人的父亲相提并论,强调了双方之间亲如兄弟的关系。紧接着,“各罄籯金共教儿”则描绘出两人在育儿教育方面的共同经历和理念。

然而,“可惜两翁黄壤下,不知二子绿衣时”一句,转折了情感的氛围。这里的“两翁”指的是诗人与友人的父亲,而“黄壤下”则暗示了他们已过世的现实。接着,“不知二子绿衣时”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中双方儿时情谊无从得知的遗憾。

诗中的后半部分,则充满了对友人远行的一种无法释怀的情感。“著鞭虽已撞楼破,列鼎宁无负米思”表明尽管友人的离去已经是迫在眉睫,但诗人仍旧无法忘记两人曾共同享用过的美好时光。

最后,“千里送君何以赠,长歌泮水蓼莪诗”则是对友人远行的一种祝福和送别。这里的“千里送君”表达了送别之情深,而“长歌泮水蓼莪诗”则可能是指一首即兴创作,用以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友谊和怀旧情绪的送别诗,它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朋友未来祝福的表达,深刻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