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石都官赴阙赏析

送石都官赴阙

宋 · 黄庶
为郎四十者,堂有二亲稀。
止仰官为养,行应泪在衣。
白云偏伫立,黄犬好频归。
去有山公启,天心正似饥。

拼音版原文

wèilángshízhětángyǒuèrqīn

zhǐguānwèiyǎngxíngyìnglèizài

báiyúnpiānzhùhuángquǎnhǎopínguī

yǒushāngōngtiānxīnzhèng

注释

为郎:作为丈夫。
四十者:四十岁的人。
堂:家中。
二亲:双亲。
稀:年迈。
止:只。
仰:依靠。
官为养:官职维生。
泪在衣:泪水沾衣。
白云:比喻母亲。
偏伫立:长久等待。
黄犬:忠诚的狗。
好频归:常盼归家。
去:离开。
山公:古人名,这里指代推荐人。
启:推荐信。
天心:上天的心意。
似饥:如同饥饿般迫切。

翻译

四十岁的丈夫,家中双亲年事已高。
只能依靠官职维生,每次出行都满心凄凉,泪水沾湿衣裳。
白发苍苍的母亲盼望着他归来,忠诚的黄犬也期待着他的身影。
离开时带着山公的推荐信,但上天的心意仿佛也在催促他回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所作的《送石都官赴阙》,表达了对即将离家赴任的石都官的深深关切和不舍之情。诗中提到石都官已年届四十,家中双亲年迈,他只能依靠官职来赡养,这使得他的每一次出行都充满了辛酸与无奈,暗示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沉重负担。诗人以“白云偏伫立”象征石都官的离去,家人如白云般依恋;“黄犬好频归”则寓言希望他能常常回家探望。最后两句“去有山公启,天心正似饥”,通过“山公启”暗指朝廷的召唤,而“天心似饥”则表达了诗人对石都官仕途的忧虑,担心他在外难以满足朝廷的期望,如同饥饿般艰难。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深意,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眷恋与期待交织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