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王学士赏析

寄王学士

金 · 赵秉文
寄语雪溪王处士,年来多病复何如。
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
李白一杯人月影,郑虔三绝画诗书。
情知不得文章力,乞与黄华作隐居。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写给友人王处士的赠别之作,通过对比浮云世态和秋草人情的变化,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寄语雪溪王处士,年来多病复何如”,开篇即以深情的口吻,向远方的友人王处士表达关切之情,询问其近况如何,透露出对老友的思念与牵挂。

颔联“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运用比喻手法,将变幻莫测的世态比作飘忽不定的浮云,将日益淡薄的人情比作逐渐枯萎的秋草,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消退,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李白一杯人月影,郑虔三绝画诗书”,引用唐代诗人李白和画家郑虔的典故,以李白月下饮酒的浪漫形象和郑虔诗书画三绝的高雅生活,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理想的自嘲。

尾联“情知不得文章力,乞与黄华作隐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深知自己无法凭借文章的力量改变现状,因此渴望能够像黄华一样,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接受,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世态炎凉和个人情感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语言深沉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词语解释

不得的意思:◎ 不得 bùdé[may not;be not allowed]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草人的意思:(1).古官名。《周礼·地官·草人》:“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2).扎成人形的草把。《北史·齐河间王孝琬传》:“ 孝琬 大哭而出。又怨执政,为草人而射之。”《元史·孝友传二·史彦斌》:“ 彦斌 缚草为人,置水中……草人止桑林中,视之,母柩在焉,载归復葬之。”《红楼梦》第八一回:“炕背后空屋子里掛着一盏七星灯,灯下有几个草人,有头上戴着脑箍的,有胸前穿着钉子的,有项上拴着锁子的。”...

处士的意思:(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 李固 、 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2).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参见“ 少2微 ”。...

纷纷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议论纷纷。(作谓语)落叶纷纷。(作谓语) (2) (形)(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青年们纷纷要求到边疆工作。(作状语) [构成]重叠式...

浮云的意思:◎ 浮云 fúyún(1) [floating clouds](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何如的意思:[释义](1) (代)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作谓语) (2) (代)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作定语) (3) (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作状语) [构成]偏正式:何〔如...

黄华的意思:见“ 黄花 ”。...

寄语的意思:[释义](动)把话语传给某人:~远方的朋友。(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寄|语...

李白的意思:◎ 李白 Lǐ Bái[Li Bai] (701—762)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今四川江油)。才华横溢。诗歌今存900首。...

年来的意思:(1).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橈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适媒媪来,以贱价售去,年来音耗遂絶。”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收集画象事,拟暂作一结束,因年来精神体力,大不如前。”(2).年岁到来。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跡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乞与的意思:给与。《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奢侈无度,不爱财宝,左右亲幸,一日乞与,或至一二百万;小有忤意,輒追夺之。” 唐 罗隐 《江南》诗:“垂衣端拱浑閒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宋 陆游 《江渎池纳凉》诗:“天公作意怜覊客,乞与今年一夏凉。”...

情知的意思:深知;明知。 唐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復下山能借问,更向 卢 家字 莫愁 。”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见有个通房后厕所的小门,情知是从这小门里跑了。”亦作“ 情知道 ”。 宋 柳永 《倾杯乐》词:“情知道,世人难使皓月长圜,彩云镇聚。”...

人情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人之常情。不近人情。(作宾语) (2) (名)情面。托人情。(作宾语) (3) (名)恩惠;情谊。 (4) (名)指礼节应酬等习俗。 (5) (名)礼物。 [构成]偏正式:人(情...

日日的意思:◎ 日日 rìrì(1) [everyday]∶天天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2) [day after day;day by day]∶一天一天地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三绝的意思:(1).指 三国 魏 《受禅碑》的 王朗 文、 梁鹄 书、 钟繇 刻字。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魏 《受禪碑》, 王郎 文、 梁鵠 书, 钟繇 鐫字,谓之三絶。”(2). 三国 吴 主 赵夫人 的织锦、刺绣、丝幔被称为“机绝”、“针绝”、“丝绝”,人谓“ 吴 有三絶,四海无儔其妙。”见 晋 王嘉 《拾遗记·吴》。(3).指 晋 顾恺之 的才、画、痴。《晋书·文苑传·顾恺之》:“俗传 愷之 有三絶:才絶、画絶、痴絶。”(4).指 晋 袁山松 之《行路难》辞、 羊昙 唱乐、 桓伊 挽歌。《晋书·袁山松传...

诗书的意思:◎ 诗书 Shī-Shū(1)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boks;literatures;works]∶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世态的意思:◎ 世态 shìtài[the ways of the world] 指社会上人与人相处的人情世故也索氢世态炎凉心中暗忖。——佚名《冻苏秦》...

文章的意思:[释义](1) (名)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2) (名)泛指著作。 (3) (名)比喻暗含的意思。 (4) (名)关于事情的做法。 [构成]偏正式:文(章 [例句]好文章很多。(作主语)此话大有文章。(作宾语)...

雪溪的意思:(1).雪覆盖着的溪流。 唐 王建 《塞上》诗:“断雁逢冰磧,回军占雪溪。” 唐 赵嘏 《赠李秘书》诗:“杉松韵冷雪溪暗,鸞鹤势高天路春。”(2).指 晋 王徽之 雪夜至 剡溪 访 戴逵 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 宋 范成大 《巾子山又雨》诗:“如今只忆雪溪句,乘兴而来兴尽还。” 宋 范成大 《朋元不...

一杯的意思:(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

隐居的意思:◎ 隐居 yǐnjū[be a hermit;live in seclusion] 退居乡里,不肯出仕。退居山野隐居之室。——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月影的意思:(1).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三辅黄图·池沼》:“ 影蛾池 , 武帝 凿池以翫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 影蛾池 ,亦曰 眺蟾宫 。” 唐 杨师道 《奉和咏弓》:“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明 俞鸣玉 诗:“中宵映雪读《离骚》,坐待虚窗月影高。”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却仍是欲藏还露,将见仍无的那半规月...

郑虔三绝的意思:谓 唐 郑虔 诗、书、画皆精妙。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郑广文 ( 虔 字)学书而病无纸,知 慈恩寺 有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製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 玄宗 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絶。’”《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虔 善图山水,好书……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絶。’”后世因以赞誉人善画山水或诗、书、画三者皆精妙。 金 元好问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诗之一:“ 郑虔 三絶旧知名,付与时人分重轻。” 高燮 《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 黄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