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无人行二首(其一)
宋 · 曹勋
汉地山河远,边城草木长。
西戎空大夏,北虏送君王。
礼乐兼三统,车书混八荒。
征伐司卫霍,奉使遣苏张。
号令知无外,衣冠入夜郎。
蒐兵临瀚海,郡县裂姑臧。
邮传通族障,奚奴识宪章。
华夷同正朔,天子坐明堂。
西极奉龙马,何用贽白狼。
西戎空大夏,北虏送君王。
礼乐兼三统,车书混八荒。
征伐司卫霍,奉使遣苏张。
号令知无外,衣冠入夜郎。
蒐兵临瀚海,郡县裂姑臧。
邮传通族障,奚奴识宪章。
华夷同正朔,天子坐明堂。
西极奉龙马,何用贽白狼。
注释
汉地:指中原地区。边城:边境的城市。
西戎: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称呼。
大夏:古代中国对西方的泛称。
北虏:北方的敌人。
礼乐:古代的礼仪和音乐。
车书:指交通和文字的交流。
卫霍:指卫青和霍去病,两位著名将领。
苏张:指苏秦和张仪,战国时期的外交家。
夜郎:古国名,位于今贵州一带。
瀚海:指沙漠或广阔的海域。
姑臧:古代地名,今甘肃武威。
邮传:古代传递信息的驿站系统。
宪章:法律和制度。
华夷:华夏与蛮夷,泛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正朔:指历法,象征国家的统治权。
龙马: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贽:古代进献的礼物。
白狼:可能指代北方的某种贡品或象征物。
翻译
中原的山河遥远,边疆的草木茂盛。西方的戎狄空有大夏之名,北方的敌虏送来你的君王。
礼仪音乐融合了三种传统,车轨文字连接了四方之地。
征伐之事由卫青霍去病掌管,出使重任派苏秦张仪担当。
号令统一,无人不知,衣冠南下至夜郎。
军队集结在瀚海之滨,边郡县邑面临姑臧的危机。
邮传畅通,族人屏障得以维护,奴隶也懂得国家的法度。
华夏与异族共享同一正朔,皇帝在明堂主持天下。
最西之地敬献神兽龙马,何需再以白狼为贡品献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时期的边疆景象和国家威仪。首联"汉地山河远,边城草木长"展现了辽阔的地域与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西戎空大夏,北虏送君王"暗指边疆的安定,敌对势力已无力侵扰,君王出巡显得从容。
"礼乐兼三统,车书混八荒"强调了汉朝文化的影响力和统一的版图,"征伐司卫霍,奉使遣苏张"则提及了汉代名将和使者们的赫赫功绩。"号令知无外,衣冠入夜郎"进一步表明朝廷的号令远及边陲,文化影响力深入少数民族地区。
"蒐兵临瀚海,郡县裂姑臧"描述了军事部署和领土扩张,显示出强大的军事实力。"邮传通族障,奚奴识宪章"则反映出交通畅通和法律制度的推行。"华夷同正朔,天子坐明堂"表达了天下归心,皇帝居于中央的权威。
最后两句"西极奉龙马,何用贽白狼"以象征性的物事——龙马和白狼,寓意四方来朝,表达了对和平与尊荣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示了汉朝的国力强盛和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