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蕉萱仕女赏析

蕉萱仕女

明 · 唐庠
罗袜生香踏软沙,钗横玉燕鬓松鸦。
春心正似芭蕉卷,羞见宜男并蒂花。

拼音版原文

luóshēngxiāngruǎnshāchāihéngyànbìnsōng

chūnxīnzhèngjiāojuànxiūjiànnánbìnghu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庠的《蕉萱仕女》描绘了一幅仕女图的场景。首句“罗袜生香踏软沙”以轻盈的步态和香气四溢的罗袜,暗示了女子的娇媚与娴静,行走于柔软的沙滩上,增添了画面的柔美与温馨。次句“钗横玉燕鬓松鸦”则通过描绘仕女们头上的装饰——钗横玉燕(可能是指钗饰上的玉制燕子),以及略显凌乱的发髻(比喻为“松鸦”),展现了她们的活泼与随意,透露出一种生活情趣。

后两句“春心正似芭蕉卷”,将女子的心思比作未完全展开的芭蕉叶,含蓄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情感如同春天般微妙而复杂,或许有着淡淡的愁绪或期待。最后一句“羞见宜男并蒂花”,以并蒂花象征夫妻恩爱,仕女们因自己的情感状态而感到害羞,不愿直面这种寓意,流露出一丝娇羞和矜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仕女们的形象和微妙的心理,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女性美的独特审美和情感表达。

词语解释

芭蕉的意思:◎ 芭蕉 bājiāo[banana] 芭蕉属( Musa )多年生的几种树状的草本植物,叶子很大,果实像香蕉,可以吃...

并蒂的意思: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骆宾基 《午睡的时候》:“那围裙是蓝布的,四周扎着缝,在当中用白线勾着两朵并蒂的大牡丹。”並蒂:亦作“ 并蔕 ”。 1.两朵花或两个果子共一蒂。 唐 杜甫 《进艇》诗:“俱飞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双。” 宋 陆游 《或遗木瓜有双实者香甚戏作》诗:“ 宣城 绣瓜有奇香,偶得並蒂置枕傍。”《镜花缘》第一回:“同一梅花,有緑萼、硃砂之异;同一莲花,有重臺、並蒂之奇。”(2).比喻男女合欢或夫妇恩爱。 唐 皇甫松 《竹枝》词之三:“芙蓉並蔕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明 杨珽 《...

春心的意思:[释义](名)两性爱慕的心情。也说春情。 [构成]偏正式:春(心 [例句]春心荡漾。(作主语)...

罗袜的意思:亦作“ 罗韈 ”。丝罗制的袜。 汉 张衡 《南都赋》:“脩袖繚绕而满庭,罗袜躡蹀而容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惊罗袜之尘飞,失舞袖之弓弯。”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软沙的意思:细沙。 元 张宪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外观嘉孥弟走马歌》:“软沙青草平似镜,花雨满巾风满衣。”...

生香的意思:(1).散发香气。 唐 薛能 《杏花》诗:“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2).指芸香。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高楼红粉,仍定鱼鲁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吴兆宜 注引《典略》:“芸臺香辟纸鱼蠹。”(3).麝香品类之一。 唐 许浑 《寄题南山王隐居》诗:“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麝》﹝集解﹞引 苏颂 曰:“其香有三等:第一生香,名遗香,乃麝自剔出者。然极难得,价同明珠。其香聚处,远近草木不生或焦黄也。”...

松鸦的意思: 拼音:sōng yā解释:松鸦(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是雀形目、鸦科的鸟类,体长约32厘米。整体近紫红褐色,腰部及肛周白色,两翅外缘带一辉亮的蓝色和黑色相间的块状斑。是山林鸟,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山上,很少见于平地。针叶林和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均可遇见。一般都远离人居。秋天到后,开始过着游荡生活,偶然会于城郊住宅附近见到。平常多见一对活动,秋后有结群现象,栖息在树顶上,在山上却较活跃,特别是繁殖前期。春末及夏天以昆虫为主,也吃蜘蛛、鸟雏、鸟卵等。分布于欧洲、非洲西部...

心正的意思:心意纯正不偏。《礼记·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

宜男的意思:(1).旧时祝颂妇人多子之辞。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韦庶人 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熊枕宜男。”(2).谓多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神宗 此时前星未耀,正急的是生子一事。见説拾得一个孩子,也道是宜男之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跳神仪》:“其巫用铜铃繫腰以跳舞之,以铃坠为宜男之兆焉。”(3).指宜男草。 三国 魏 曹植 《宜男花颂》:“草号宜男,既曄且贞。”《齐民要术·鹿葱》引 晋 周处 《风土记》:“宜男,草也,高六尺,花如莲。怀姙人带佩,必生男。” 元 吴弘道 ...

玉燕的意思:(1).即玉燕钗。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闔閭夫人 墓中……漆灯照烂,如日月焉。尤异者,金蚕玉燕各千餘双。” 唐 韩偓 《春闷偶成》诗:“醉后金蝉重,欢餘玉燕敧。” 元 李爱山 《集贤宾·春日伤别》套曲:“嘴古都釵头玉燕,面波罗镜里青鸞。”参见“ 玉燕釵 ”。(2).传说中预兆生育贵子的白燕。 宋 张元干 《瑶台第一层》词:“凤凰臺畔,投怀玉燕,照社神光。”参见“ 玉燕投怀 ”。(3).燕子的美称。 清 孙枝蔚 《重来江都小园立池上有感》诗:“朱鱼新买鳞难大,玉燕仍过语自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