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前岁上元与赵任卿寓临安追逐甚乐今年同在建溪任卿先赴郡席小雪忽作且知早筵遂散独坐无聊因得二诗却寄(其一)赏析

前岁上元与赵任卿寓临安追逐甚乐今年同在建溪任卿先赴郡席小雪忽作且知早筵遂散独坐无聊因得二诗却寄(其一)

宋 · 家铉翁
山城灯火已萧然,扫巷游人更雪天。
厌听落梅翻永夜,喜看飞絮卜丰年。
狂随戏蝶装罗髻,巧逐纤腰上舞筵。
明日瑶阶对琼树,会须微月与争妍。

注释

萧然:形容冷清、寂静。
扫巷游人:清扫街道的人,可能指清洁工或赏雪的行人。
落梅:梅花凋谢。
飞絮:柳絮飘飞,象征春天和丰收。
罗髻:古代妇女的发髻装饰。
纤腰:形容女子腰肢细软。
瑶阶:华丽的台阶,比喻高贵的场所。
琼树:洁白如玉的树木,常用来形容仙境或美好的景象。
微月:朦胧的月亮。
争妍:竞相展示美丽。

翻译

山城的灯火已显得冷清,清扫街道的游人在雪花飘飞的夜晚漫步。
我已厌倦了深夜里梅花凋零的声音,却欣喜于漫天飞舞的柳絮预示着丰收的年景。
我像狂放的蝴蝶装扮在发髻上,巧妙地追逐着轻盈女子的细腰,在宴会上起舞。
明天,我将在瑶阶前欣赏如玉的琼树枝头,那时定会有微月与之争艳。

鉴赏

这首宋代家铉翁的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赵任卿在不同年份元宵节的场景对比。首句“山城灯火已萧然”展现了去年山城元宵之夜的冷清,而“扫巷游人更雪天”则增添了冬日雪景的寂寥。诗人对去年热闹的回忆与今年小雪中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厌听落梅翻永夜,喜看飞絮卜丰年”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凋零的厌倦,转而期待飘落的柳絮预示丰收,流露出对生活的期盼和对自然的观察入微。

“狂随戏蝶装罗髻,巧逐纤腰上舞筵”通过戏蝶和舞者的形象,描绘了去年狂欢的欢乐气氛,而今年则是“独坐无聊”,只有雪花陪伴。

最后两句“明日瑶阶对琼树,会须微月与争妍”展望未来,诗人想象自己在洁白如玉的琼树下,只有微月相伴,虽然寂寞,但仍不失雅致,暗含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生活的深深怀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