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赏析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

唐 · 齐己
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
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
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
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

拼音版原文

tóubáixíngjiǎoniànkāihuāngzhùyānluó
ménqiándàoxiāoxiāngjìn

shíshàngyúnguīyuèduō
náncéngdōnglínquányuèjiùjīngguò

xiánláisōngwàikànchéngguōpiànhóngchénshì

注释

头白:年纪大,头发已白。
行脚念:游方、游历的念头。
开荒寺:清理并住在荒废的寺庙。
烟萝:烟雾笼罩的藤萝,形容环境幽静。
潇湘:潇水与湘水,代指湖南地区。
石上云:云彩聚集在山石之上。
岳麓:岳麓山,位于湖南长沙。
南祖:南宗禅的祖师,这里泛指高僧。
衣盂:僧人的袈裟和食钵,代指佛法传承。
东林:东林寺,中国佛教著名寺院之一。
松外:松树之外。
城郭:城墙内外,代指城市。
红尘:繁华尘世。
逝波:流逝的水波,比喻时光流逝。

翻译

年老已无四处游历的念头,亲自在荒废的寺院中居住于烟雾缭绕的藤萝之间。
门前的小路直通到潇水和湘水的尽头,石头上的云朵时常回归到岳麓山的怀抱。
曾经礼拜过南宗禅师的法衣和钵盂,也曾在东林寺赏玩过清泉明月。
闲暇时在松树外眺望城郭,只见一片繁华尘世隔绝在流逝的江波之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僧人的平静生活和心境。"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表明诗人年迈已不再外出游走,而是选择在一处偏远的寺庙中安顿下来,与大自然为伴。这段落意在表现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修行生活的追求。

"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则是从景物描写转向环境描绘,潇湘之水、岳麓之山都成为了诗人居所的一部分。这里的“尽”和“多”字眼,用来强调自然景观的广阔与深邃。

"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中的“南祖”可能指的是某位高僧,而“衣盂”则是古代僧侣乞食用的器具。诗人提及此事,或许是在追忆往昔的修行生活,也可能是在表达对先辈师傅的尊敬。而“东林泉月”则是另一处曾经居住或游历的地方,通过“旧经过”,诗人将个人历史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

"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中,诗人的目光从自然环境转向远方的城郭,但这份眺望并未带来世俗的情愫,只是淡淡地感受到“一片红尘”与自己之间的隔阂。这里的“逝波”则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隐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一面。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入微,也透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诗篇,读之令人沉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