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书怀
宋 · 朱淑真
触目园池景,荷枯菊已荒。
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
江上枫翻赤,庭前橘带黄。
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
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
江上枫翻赤,庭前橘带黄。
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触目:映入眼帘。园池景:园林池塘的景色。
荷枯:凋谢的荷花。
菊已荒:菊花已经枯萎。
风寒:寒冷的风。
侵夜枕:侵扰夜晚的睡眠。
霜冻:早晨的霜冻。
怯晨妆:畏惧早晨的化妆。
江上:江面之上。
枫翻赤:枫叶变红。
庭前:庭院前面。
橘带黄:橘子泛黄。
题诗:写诗。
排闷:排解郁闷。
对景:面对这样的景色。
倍悲伤:更加悲伤。
翻译
眼前满目是荒芜的园林池塘,荷花凋零菊花也已枯败。夜晚寒风吹过枕头,早晨的霜冻让人害怕梳妆打扮。
江面上枫叶转红,庭院前的橘树挂着黄色的果实。
我想要提笔写诗排解忧郁,面对这样的景色更增添了几分悲伤。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初冬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怀旧之情。
“触目园池景,荷枯菊已荒”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氛围。园池中荷花凋零,菊花也已经荒废,显示出时光流逝、万物凋敝的情境。
接下来的“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写出了初冬季节的严寒。诗人将自然界的冷气与个人情感相结合,通过风寒和霜冻传达了一种无形的凄凉。
“江上枫翻赤,庭前橘带黄”这两句则描绘了初冬景色中仍有生命力的植物。枫叶变红,橘子带黄,这些生机勃勃的场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寂寞。
最后,“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表达了诗人通过写诗来排解胸中的郁闷,但当他面对这秋天的景色时,却感到更加悲伤。这里的“悲伤”不仅是对景物凋敝的感慨,也包含了诗人个人情感的投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沉郁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