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励志二首(其二)赏析

励志二首(其二)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大哉天地经,森然不可踰。
圣人治天下,纲常安厥居。
谁谓遭大变,干戈血模糊。
天地忽破碎,虎狼穴吾庐。
毒气孽万物,草木俱焦枯。
我为国之臣,于义当捐躯。
受死不为痛,国家终何如。
念此迫我心,万剑裂肌肤。
骨腐尚衔冤,且为国家图。
鬼神果有知,闻之亦欷歔。

鉴赏

这首诗名为《励志二首(其二)》,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强烈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首句“大哉天地经,森然不可踰”以天地自然法则的宏大与不可逾越性起笔,引出圣人治理天下的正道,强调了纲常秩序的重要性。接着,“谁谓遭大变,干戈血模糊”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与痛苦,暗示了国家遭受的动荡与危机。

“天地忽破碎,虎狼穴吾庐”进一步渲染了战乱的残酷,将国家比作被破坏的天地,人民如同落入虎狼之口,形象地展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与危险。

“毒气孽万物,草木俱焦枯”则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描述了战乱导致的生态破坏,草木凋零,生灵涂炭,进一步凸显了战争的灾难性影响。

“我为国之臣,于义当捐躯。受死不为痛,国家终何如”表达了诗人作为国家臣子的责任感与牺牲精神,即便面对死亡也不以为惧,而是深思国家的命运与未来。

“念此迫我心,万剑裂肌肤。骨腐尚衔冤,且为国家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即使肉体已逝,灵魂仍怀冤屈,但为了国家,他愿意继续奋斗。

最后,“鬼神果有知,闻之亦欷歔”表达了诗人对鬼神的想象,希望他们能理解并同情人间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对公正与正义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激昂,深刻反映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对理想与正义的执着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