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西湖郑高士
宋末元初 · 方回
不为寻仙子,吾能远出湖。
水滨维舴艋,屋角认棕榈。
漉瓮分红酒,挥毫写白须。
思诗看素壁,待与再来书。
水滨维舴艋,屋角认棕榈。
漉瓮分红酒,挥毫写白须。
思诗看素壁,待与再来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寻仙子:寻找仙女。维:沿着。
舴艋:小舟。
屋角:屋檐边。
棕榈:棕榈树。
漉瓮:滤酒。
红:红色的。
毫:毛笔。
白须:斑白的胡须。
素壁:洁白的墙壁。
再来书:再次通信。
翻译
不是为了寻找仙女,我能够远离湖边出行。沿着湖畔是小舟舴艋,屋檐边辨识出棕榈树的影子。
从酒瓮中滤出红葡萄酒,提笔写下我斑白的胡须。
凝视着洁白的墙壁思考诗句,期待再次与你通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明不是为了寻找仙子,而是出于个人意愿远离尘嚣,到达西湖之滨。在这里,他不仅享受着自然美景,还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细节,如维舴艋(一种古代船只)和棕榈(一种植物),来体验生活的简约与宁静。
“漉瓮分红酒,挥毫写白须”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享受美酒,并以书画自娱的情景。这里的“红酒”象征着生活中的欢乐,而“白须”则是岁月流转的痕迹。这两者结合,表达了一种对待人生哲学:在悠闲的时光中,品味生命的美好,同时也坦然接受时间带来的变化。
最后,“思诗看素壁,待与再来书”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深处思考和文学创作的意愿。他凝视着素净无华的墙壁,似乎在等待灵感的降临,以便重新提笔写下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强调了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