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作六首(其二)
唐 · 王维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
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
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
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
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
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
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馀齿。
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
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
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
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
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
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馀齿。
注释
田舍:农村的居所。衡门:简陋的门,形容贫寒。
农事闲:农活不忙的时候。
斗酒:一种量词,形容酒的量大。
喧聒:喧闹,热闹。
短褐:粗布短衣,古代平民的服装。
固足美:本来就很美,这里指园葵味道好。
干戈:战争的代称。
揖让:古代表示礼让的方式。
得意苟为乐:得到满足就算快乐。
野田安足鄙:田野生活有什么可鄙视的。
行行没馀齿:一直走下去,直到牙齿掉光,意指老去。
翻译
乡间有个老翁,白发垂在简陋的门前。农忙之余,他会拿出酒来,招呼邻居们一起欢聚。
在茅草屋檐下,大家谈笑风生,时坐时起。
就算是粗糙的布衣,他也觉得足够,自家种植的葵菜更是美味。
他忙碌是为了养育后代,从未向往过城市的繁华生活。
自古以来,五帝三王被尊称为天子,有的以武力夺取,有的以礼让得位。
但究竟哪种方式更正确,谁能说得清楚呢。
只要过得快乐,田野生活又有什么可鄙视的呢。
不如放开胸怀,随时间流逝,直到老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一个老翁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平淡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意境宁静而自在,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深情。
开篇“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便设定了一个安详从容的画面。这位老翁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隐者形象,他的存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接着“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则透露出这位老翁在农忙之余,与邻里间的交流和分享,这种生活方式令人向往。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描绘了老翁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他不受世俗纷扰的干扰,自由自在。紧接着,“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则是对这位老翁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述,他穿着简陋的衣物,却感到满足和喜悦,这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
“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表明这位老翁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尽管他未曾追求过城市中的繁华与功名。接下来的“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则是对历史上的统治者的思考,诗人可能在反思权力和地位的意义。
结尾的“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馀齿”展现了诗人的心境,他认为只要内心得到满足,就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最后两句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肯定和提倡,鼓励人们要以这样的心态去体验生活。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一个个体的生活片段,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家庭和简单生活的珍视,以及对权力与地位的一种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