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同年会诗得见字代陈天泽作
明 · 石宝
长安陌头柳如线,朝东暮西君不见。
人生何翅参与商,短景催人疾于箭。
忆昔初趋鸳鹭班,几人同献麒麟殿。
科协人乘龙背年,时逢水击鲲池便。
家君白简犹迟留,上客青袍各䓤茜。
二十四回春草生,昔人那似今人面。
应门小子亦长成,尚记嬉随侍清燕。
世情离合那可陈,霜叶风萍晓花片。
孙放曾从父执行,孔融令受通家荐。
白云南望继馀歌,愿借清光入家传。
人生何翅参与商,短景催人疾于箭。
忆昔初趋鸳鹭班,几人同献麒麟殿。
科协人乘龙背年,时逢水击鲲池便。
家君白简犹迟留,上客青袍各䓤茜。
二十四回春草生,昔人那似今人面。
应门小子亦长成,尚记嬉随侍清燕。
世情离合那可陈,霜叶风萍晓花片。
孙放曾从父执行,孔融令受通家荐。
白云南望继馀歌,愿借清光入家传。
鉴赏
此诗《壬辰同年会诗得见字代陈天泽作》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描绘了长安城中柳树如线的美景,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长安陌头柳如线”,以柳树的绵延不绝象征着长安的繁华与绵长的历史。接着,“朝东暮西君不见”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捕捉到时间的脚步。
“人生何翅参与商,短景催人疾于箭。”这里运用了星座“参”和“商”的典故,比喻人生聚散无常,如同参商二星,难以相见。同时,将时间比作飞逝的箭矢,强调时间的紧迫感。
“忆昔初趋鸳鹭班,几人同献麒麟殿。”回忆往昔,诗人与朋友们一同步入官场,意气风发,共同在朝廷中施展才华。然而,“科协人乘龙背年,时逢水击鲲池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可能已经离开,或是遭遇变故,如同龙背上的岁月匆匆,鲲池中的波涛汹涌。
“家君白简犹迟留,上客青袍各䓤茜。”描述了家人的等待与朋友间的别离,青袍象征着官员的服饰,䓤茜则形容衣物的鲜艳,暗示了离别的伤感与相聚的珍贵。
“二十四回春草生,昔人那似今人面。”感叹时间的流转,春草年年绿,而昔日的面容却已不再。最后,“应门小子亦长成,尚记嬉随侍清燕。”提到家中孩子成长,虽记忆犹新,但时光荏苒,人事已非。
“世情离合那可陈,霜叶风萍晓花片。”总结世事的无常,如同霜叶、风萍、晓花,短暂而易逝。诗人希望借清光(月光)记录下这段经历,传承给后人。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