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僧归西林院赏析

送僧归西林院

宋 · 危固
振锡西林去,清闲称所依。
高巢孤鹤返,深谷片云归。
野色供吟笔,秋光射衲衣。
长亭携别处,落日半沉晖。

拼音版原文

zhèn西línqīngxiánchēngsuǒ

gāocháofǎnshēnpiànyúnguī

gòngyínqiūguāngshè

chángtíngxiébiéchùluòbànchénhuī

注释

振锡:手持锡杖,指僧人出行。
西林:寺庙名或泛指西方的丛林。
清闲:宁静、无拘无束。
所依:所向往或适合的地方。
高巢:高高的鸟巢。
孤鹤:孤独的鹤。
深谷:幽深的山谷。
片云:孤零零的一片云。
野色:野外的景色。
吟笔:吟咏诗歌的笔。
衲衣:僧人的麻布衣服。
长亭:古代路旁的亭子,用于送别。
携别:带着离别的伤感。
落日:夕阳。
沉晖:落日的余晖。

翻译

手持锡杖向西林而去,清静的生活正合我心意。
孤鹤飞回高高的鸟巢,一片白云归隐山谷间。
野外景色激发了我的诗兴,秋光照亮了僧袍。
在长亭作别之处,夕阳缓缓落下,余晖映照着大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返回寺庙的宁静景象。开篇“振锡西林去,清闲称所依”透露出僧人的离别和对归处的向往,展现了其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高巢孤鹤返,深谷片云归”则形象地描述了僧人返回山中寺院的情景,其中“高巢孤鹤”喻指僧人的寂寞与超脱,而“深谷片云归”则描绘了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氛围。

接着,“野色供吟笔,秋光射衲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记录,以及在秋日阳光下僧人的生活状态。“长亭携别处,落日半沉晖”则是送别时的情感流露,表现出对即将离去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时间流逝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