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总卿护饷益昌
宋 · 魏了翁
陈陈之粟誇西都,长旗一摇扫地无。
剥民肌血事军赋,天乎生此桑大夫。
有唐藩方既旅拒,中朝独仰江淮租。
士安虽善操低昂,弘羊百世仍同涂。
要知元和国计簿,不似末世供军图。
人间遗利或尽取,天下大本须持扶。
饷台今得张省主,建置不用新规模。
但云宅家本忠厚,当为己责宽宿逋。
操觚数草便民奏,不用补疮及宁肤。
只将常赋供调度,泽中有水民其苏。
八十馀年久胡虏,有弓未弛仍张舒。
军储粒粒皆汗禾,植根虽固忧其枯。
矧今两虎方血斗,坐使丛鹯为吾驱。
守边但用平平策,主计不须急急符。
苔封木牛卧流马,塞南塞北无单于。
安西相君坐专阃,与公体国心肠敷。
智名勇功不挂眼,男粟女布思其馀。
玉皇正用富民相,当见二公对府持钧枢。
剥民肌血事军赋,天乎生此桑大夫。
有唐藩方既旅拒,中朝独仰江淮租。
士安虽善操低昂,弘羊百世仍同涂。
要知元和国计簿,不似末世供军图。
人间遗利或尽取,天下大本须持扶。
饷台今得张省主,建置不用新规模。
但云宅家本忠厚,当为己责宽宿逋。
操觚数草便民奏,不用补疮及宁肤。
只将常赋供调度,泽中有水民其苏。
八十馀年久胡虏,有弓未弛仍张舒。
军储粒粒皆汗禾,植根虽固忧其枯。
矧今两虎方血斗,坐使丛鹯为吾驱。
守边但用平平策,主计不须急急符。
苔封木牛卧流马,塞南塞北无单于。
安西相君坐专阃,与公体国心肠敷。
智名勇功不挂眼,男粟女布思其馀。
玉皇正用富民相,当见二公对府持钧枢。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送张总卿护饷益昌》是魏了翁所作,表达了对张总卿护送粮饷前往益昌的赞赏与期待。诗中以“陈陈之粟”比喻丰饶的粮食储备,描绘了张总卿的军事才能,如同古代的桑大夫,能以节俭理财,保障国家财政。诗人强调了在唐代藩镇割据时,江淮地区的重要性,暗示张总卿接任的职务关系到国家的根本。
诗中提到元和时期的理财原则,与末世不同,注重民生而不只是军需。诗人希望张总卿能秉持忠厚之心,宽待百姓,关注民生疾苦,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税收。他强调以常规赋税支持国家运作,让人民得以复苏。
面对长期的边患,诗人提醒张总卿采取稳健策略,不必急于求成。他还提及了古代运输工具如木牛流马,象征着和平时期物资输送的效率。最后,诗人高度评价张总卿的智勇双全,认为他是富民政绩的理想人选,期待他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赞扬了张总卿的才能和责任感,以及对国家财政和民生的关注,寄予了深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