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少年意气凌嵩华,尚记京城逢午夜。
璧月琼枝彩凤飞,银花铁销金鳌跨。
楼台上下沸笙韶,巷陌东西暗兰麝。
樗蒲百万不供掷,美酒十千宁论价。
狂游但恐星河曙,醉臣不知风露下。
悠悠人世半悲欢,忽忽天时更代谢。
蚁国惊心城郭非,蜃楼转眼烟云化。
微生幸尔脱干戈,暮年聊此依桑柘。
每当佳节强逢迎,忽思往事还惊咤。
新年半月雨不止,此夕一晴天所借。
草市冬冬杆鼓闹,竹檐烂烂华灯挂。
颠狂社舞喧戏剧,落魄儒冠奇嘲骂。
亦知陋俗多浮薄,尚喜疲甿少閒暇。
先生清坐懒出门,诸少并游惟守舍。
虽无画烛千炬围,犹有残梅一枝亚。
孤灯隐隐耿相照,疏影离离淡如画。
划尔喧风扑短檠,炯然霁月明虚榭。
百念无营冷似灰,一閒有味甘如蔗。
已拚暮境渔樵侣,独忆平生诗酒社。
白云霭霭隔江山,可惜无人谈旧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丙申年上元节(元宵节)时的喜庆晴天,独自一人回忆往昔热闹场景的感慨。首联“少年意气凌嵩华,尚记京城逢午夜”展现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京城元宵之夜的繁华景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璧月、琼枝、笙韶、兰麝等意象,渲染了节日的热闹与奢华。
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悠悠人世半悲欢,忽忽天时更代谢”,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随后,他提到战乱后的庆幸和晚年生活的简朴,“蚁国惊心城郭非,暮年聊此依桑柘”。在节日的热闹中,诗人忆起昔日诗酒社的欢乐,而今只能独自欣赏残梅、孤灯,享受宁静的夜晚。
“划尔喧风扑短檠,炯然霁月明虚榭”描绘了风雨过后,月光洒满空荡的亭榭,诗人的心境如同孤灯下的清冷,但内心却品味着宁静的闲适。最后,诗人以“百念无营冷似灰,一閒有味甘如蔗”表达对平淡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过去诗酒社生活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故友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