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大梁题抚院壁
词人在梁苑,侠客近夷门。
水势神河奠,花枝岳树繁。
两京联络处,何以固中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蔡汝楠的《初至大梁题抚院壁》描绘了初到大梁(今河南开封)时的感受和所见景象。首句“祇役初纡览”表达了诗人初履职责时的谦恭与审视,"祇役"即微小的职务,"纡览"则有游历、观察之意。接下来的“兹方信巨藩”强调大梁作为重镇的地位,"巨藩"指重要的屏障或区域。
"词人在梁苑"暗示这里有文人墨客的风雅气息,"梁苑"是古代梁国的园林,常用来代指文化名城。"侠客近夷门"则借用了战国时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夷门,暗指此地尚有豪侠之气。
"水势神河奠"描绘了河流壮丽的景象,"神河"可能指的是黄河,"奠"字则有稳定、奠定之意。"花枝岳树繁"则赞美了大梁春天花开满枝,山树茂盛的美景。
最后两句“两京联络处,何以固中原”点出大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是连接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的关键,诗人借此表达对巩固中原地区安定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寄寓了诗人对国家边防稳固的深沉思考。
词语解释
词人的意思:(1).擅长文辞的人。指骚、赋作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汉 初词人,顺流而作, 陆贾 扣其端, 贾谊 振其绪。”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又有《卜居》、《渔父》,述 屈原 既放,与卜者及渔人问答之辞,亦云自製,然或后人取故事仿作之,而其设为问难,履韵偶句之法,则颇为词人则效。”(2).擅长文辞的人。指诗人。 唐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诗:“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
何以的意思:[释义](1) (代)〈书〉用什么。何以教我。(作状语) (2) (代)为什么。既经说定;何以变卦?(作状语) [构成]动宾式:何|以...
近夷的意思:指邻近的少数民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然而 三代 改正,必以三统天下。曰三统五端,化四方之本也。”...
巨藩的意思:1.重要的屏障。...
联络的意思:[释义](动)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构成]并列式:联+络 [例句]我们约定到北京后联络。(作谓语)联络人员。(作定语)...
梁苑的意思:(1). 西汉 梁孝王 所建的 东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东南。园林规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宫室相连属,供游赏驰猎。 梁孝王 在其中广纳宾客,当时名士 司马相如 、 枚乘 、 邹阳 等均为座上客。也称 兔园 。事见《史记·梁孝王世家》。 南朝 齐 王融 《奉辞镇西应教》诗:“霤庭参辩 奭 , 梁苑 豫才 邹 。” 唐 李白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迭》诗:“ 荆门 倒 屈 宋 , 梁苑 倾 邹枚 。若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宋 张元干 《天仙子》词:“少年油壁记寻芳, 梁苑 路。今...
两京的意思:(1).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周 代的 镐京 和 雒邑 。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窃强 秦 之三辅,陷隆 周 之两京。”(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汉 、 唐 的 长安 和 洛阳 。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宋 代的 开卦府 和 河南府 。《宋史·太宗纪二》:“﹝ 雍熙 三年﹞九月丙寅朔,减两京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释之。” 宋 梅尧臣 《...
水势的意思:◎ 水势 shuǐshì[the flow of water;force of river current] 水的流势水势不大...
侠客的意思:◎ 侠客 xiákè[chivalrous person;knight-errant] 旧指武艺高强、讲义气的人...
夷门的意思:◎ 夷门 yímén[eastern gate of Daliang,the capital city of Wei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战囯时魏囯都城大梁的东门 夷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夷门侯生。行过夷门。夷门抱关者。...
中原的意思:◎ 中原 zhōngyuán(1) [central plai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2) [plain]∶平原;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