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简修
清末民国初 · 方仁渊
浪浪注雨掩晴光,闷对兰陵酒嫩黄。
岭上湿云飞乱絮,船头流水奏幽簧。
天开晚霁增春色,人读新诗沈墨香。
和罢阳春还自改,逢窗清兴为君长。
岭上湿云飞乱絮,船头流水奏幽簧。
天开晚霁增春色,人读新诗沈墨香。
和罢阳春还自改,逢窗清兴为君长。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景致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联“浪浪注雨掩晴光,闷对兰陵酒嫩黄”以雨后景象开篇,雨滴连绵不绝,遮蔽了晴朗的阳光,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而面对兰陵酒时的“闷”,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酒色的“嫩黄”不仅描绘了酒的色泽,也隐喻了诗人心境的微妙变化。
颔联“岭上湿云飞乱絮,船头流水奏幽簧”进一步展开画面,岭上的湿云与飘落的柳絮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态的雨后山景图;而船头的流水则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幽雅的乐章,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意境。
颈联“天开晚霁增春色,人读新诗沈墨香”转而描写雨后的晚景,晚霞初现,天边的云彩展现出绚烂的色彩,增添了几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沉浸在新作的阅读中,墨香四溢,既是对创作过程的赞美,也是对艺术享受的追求。
尾联“和罢阳春还自改,逢窗清兴为君长”表达了诗人完成作品后的自我反思与调整,以及对未来创作的期待。通过“和罢阳春”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逢窗清兴为君长”则寄托了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份清新愉悦之情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