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归兴诗六首(其一)赏析

归兴诗六首(其一)

明 · 邓云霄
世路纷惊眼,瞿塘更孟门。
缴还腰下组,归去谷中村。
桂树堪招隐,桃花欲问源。
从今三径草,不敢怨王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世路纷惊眼”,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瞿塘更孟门”一句,通过列举两个著名的险峻之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缴还腰下组,归去谷中村”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卸下官场束缚,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景。这里的“腰下组”指官服上的佩饰,象征着官职和权力,诗人将其“缴还”,意味着他愿意放弃世俗的名利,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归去谷中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希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桂树堪招隐,桃花欲问源”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桂树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桃花则与桃花源的传说相关联,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避世桃源的憧憬。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从今三径草,不敢怨王孙”两句,以“三径草”比喻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而“不敢怨王孙”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省和对当前选择的坚定。这里,“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借指诗人自己,他不再抱怨过去的抉择,而是坦然接受并珍惜现在的归隐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个人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