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弟子彦归自雩阳程尹幕中承寄墨桧画轴并题以诗其尚友高致可嘉因赋以答谢之
綵轴远烦千里寄,银钩惊见一诗传。
池边洗墨云生石,花底鸣琴月照弦。
坐想才名嗟濩落,愁心先寄峡中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余弟子彦归自雩阳程尹幕中承寄墨桧画轴并题以诗其尚友高致可嘉因赋以答谢之》描绘了一幅温馨而高雅的画面。首句“雩阳政诵蔼如泉”赞美了雩阳地方政务的清明和官员的德行,犹如泉水般清新。次句“犹觉高风早爱贤”表达了对贤能人士的敬仰,体现出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綵轴远烦千里寄”描述了朋友千里迢迢寄来珍贵的画轴,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方的细心。诗人被“银钩惊见一诗传”所吸引,即画轴上的题诗,这让他感到惊喜,也反映出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池边洗墨云生石,花底鸣琴月照弦”这两句通过描绘宁静的场景——池塘边洗笔,月下弹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艺术生活,以及对高雅情趣的向往。
最后,“坐想才名嗟濩落,愁心先寄峡中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感慨,以及自己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心情,将离别之情寄托于想象中的峡中船只,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赏了友人的才情与品格,又流露出对友人境遇的关怀,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词语解释
蔼如的意思:◎ 蔼如 ǎirú[gentle] 和气可亲的样子其言蔼如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才名的意思:(1).才华与名望。《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是时, 文帝 为五官将,而 临菑侯 植 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 宋 陆游 《读李杜诗》:“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风尘。” 清 黄景仁 《夜坐述怀呈思復》诗:“似水才名难疗渴,投閒芳序易消魂。”(2).指兼有才华与名望。《北齐书·文襄纪》:“至於才名之士,咸被荐擢。”...
愁心的意思:(1).心里忧愁。《墨子·所染》:“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2).忧愁之心。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明发动愁心,闺中起长嘆。” 宋 汪元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 明 金絅 《踏莎行》词:“翠竹檐前,碧蕉丛里,秋声鬭合愁心碎。” 姚雪垠 《言志篇》:“雄关屡战愁心少,苦战时经快意多。”...
高风的意思:(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高风的意思:(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鸣琴的意思:(1).琴。《韩非子·说林下》:“ 文子 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诗:“远师 騶忌 鼓鸣琴,去和《南风》愜 舜 心。”(2).弹琴。 唐 高适 《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 宓子 昔为政,鸣琴登此臺。” 唐 黄滔 《湘中赠张逸人》诗:“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逕赊。”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邑启事》:“鸣琴堂上,将貽不治事之讥;投巫水中,必得擅杀人之罪。”(3).《吕氏春秋...
千里的意思:◎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诗传的意思:(1).《诗经》的注解。《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元王 好《诗》,诸子皆读《诗》, 申公 始为《诗》传,号《鲁诗》。 元王 亦次之《诗》传,号曰《元王诗》,世或有之。” 颜师古 注:“凡言传者,谓为之解説,若今《诗》《毛氏传》也。”(2).《诗经》的注本。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诗传》六本,六百三十五叶。”(3).指《诗经》和《春秋三传》。《北史·儒林传上·刘献之》:“少而孤贫,雅好《诗》《传》。”(4).诗的总集。 清 王昶 有《湖海诗传》四十六卷。...
阳政的意思:指宫廷以外的政事,国内政事。《国语·鲁语下》“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三国 吴 韦昭 注:“言天子与公卿因朝日以修阳政而习地德,因夕月以治阴教而糺天刑。” 董增龄 正义:“《昏义》:‘天子理阳道,阳事不得,责见於天,日为之食。’则朝日所修,正指地产之阳德。”《后汉书·五行志三》:“ 安帝 永初 元年,雨雹。二年,雨雹,大如鸡子。三年,雨雹,大如鴈子,伤稼。 刘向 以为雹,阴胁阳也。是时 邓太后 以阴专阳政。”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汉 儒集《礼经》,始阳政阴教,分属帝后。”...
银钩的意思:亦作“ 银钩 ”。 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 南朝 梁 刘孝威 《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唐 徐坚 《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元 张逊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