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少卿
宋 · 姜特立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
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
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
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
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
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
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
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
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
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茶山诗:指茶山诗人的作品。嫡孙:正统的孙子。
论诗:讨论诗歌。
关键:重要之处。
李杜:李白和杜甫。
苏黄:苏轼和黄庭坚。
茶山子:指茶山诗人的后人。
夜光:比喻才华出众。
故家:世家。
妙人物:杰出人才。
笔底波澜健:笔下的文字富有力量和变化。
直两锋:面对面较量。
空中箭:比喻快速或精准的对决。
翻译
我吟咏着茶山的诗篇,从未亲眼见过茶山的真容。今天意外遇见了嫡孙,与他谈论诗歌,找到了关键所在。
李白杜甫的时代已成过往,苏东坡黄庭坚的才华仅剩一线。
茶山子有了孙子,他们的才华如同夜明珠般耀眼连贯。
家族中的杰出人才,他们的笔下波澜壮阔,气势非凡。
何时能面对面,直接较量,就像看箭在空中飞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赠给曾少卿的作品,表达了对曾氏家族文学传统的赞赏和对其后代的期待。首句“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表明诗人虽然熟悉曾祖父(茶山子)的诗歌,但未曾亲见其人。接着,“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表达了诗人与曾孙初次相遇,通过谈论诗歌,发现了家族诗歌创作的关键所在。
诗人进一步指出,曾家的诗歌才华如同唐代的李白和杜甫那样卓越,但后继有人,如苏轼和黄庭坚的才华仅被一见。这里以苏黄比曾孙,暗示曾孙的才华同样杰出。诗人称赞曾孙“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意指曾孙的才华如同明珠般耀眼,家族的文脉得以延续。
最后两句“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赞美曾孙是出自名门的才子,其笔下的文字充满力量和生动性。诗人期盼有朝一日能亲眼见证曾孙的才华,如剑出鞘,直击长空,即“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曾孙的诗歌才华,展现了对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和对后辈的期许,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诗书传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