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雨中寄孟集赏析

雨中寄孟集

元末明初 · 倪瓒
英英西山云,翳翳终日雨。
清池散圆文,空林绝行屦。
野性夙所赋,好怀谁共语。
烧香对长松,相与成宾主。

拼音版原文

yīngyīng西shānyúnzhōng

qīngchísànyuánwénkōnglínjuéxíng

xìngsuǒhǎo怀huáishuígòng

shāoxiāngduìchángsōngxiāngchéngbīnzh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倪瓒在雨中的孤独心境。"英英西山云,翳翳终日雨",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连绵的山云和整天的阴雨,营造出一种沉闷而幽深的氛围。"清池散圆文,空林绝行屦",清冷的池水泛起涟漪,寂静的树林里听不到行人的足音,进一步强化了孤寂之感。

"野性夙所赋,好怀谁共语",诗人透露出自己热爱自然、恬淡的性格,然而这样的情怀却无人能分享,流露出淡淡的落寞。最后两句"烧香对长松,相与成宾主",诗人选择在雨中烧香,与松树相伴,仿佛它们成为了他的对话者,表达了他对孤独生活的接纳和与自然的深深契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雨中静思的孤寂与超然,体现了倪瓒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词语解释

宾主的意思:◎ 宾主 bīnzhǔ[guest and host] 宾客和主人宾主共进午餐...

长松的意思: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好怀的意思:好兴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歟,田父有好怀。” 宋 陈师道 《绝句》之四:“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明 高攀龙 《夏日闲居》诗:“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

空林的意思:(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 义公 习禪处,结构依空林。”(2).木叶落尽的树林。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

烧香的意思:◎ 烧香 shāoxiāng(1) [burn joss sticks (before an idol)]∶拜神佛时点着香插在香炉中烧香拜佛(2) [bribe]∶比喻为求人办事而请客送礼有些地方风气不正,办事得先烧香...

西山的意思:(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

相与的意思:◎ 相与 xiāngyǔ[together;deal with sb.;get along with sb.] 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野性的意思:◎ 野性 yěxìng[wild nature;unruliness] 粗野的性情...

翳翳的意思:◎ 翳翳 yìyì(1) [dark]∶昏暗的样子;暗淡景翳翳以将入。——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 [veiled]∶隐约;晦暗不明;不明显的样子紫芝翳翳,白石苍苍。——《西游记》...

英英的意思:(1).轻盈明亮的样子。《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朱熹 集传:“英英,轻明之貌。” 唐 皎然 《答道素上人别》诗:“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清 钱谦益 《茅山怀古》诗之四:“英英岭上云,至今在空谷。”(2).形容音声和盛。《吕氏春秋·古乐》:“乃令 鱓先 为乐倡, 鱓 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高诱 注:“英英,和盛之貌。”(3).俊美而有才华。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英英夫子,灼灼其雋。” 唐 李益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等会法云寺》诗:“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

终日的意思:◎ 终日 zhōngrì[all day] 从早到晚终日忙忙碌碌终日而思。——《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