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廷老三月十四日
宋 · 梅尧臣
三月日几望,士游溱水阳。
溱流已涣涣,有美此鷎翔。
偶来适此愿,月色同满床。
士曰陟少室,女曰归大梁。
及晨各异役,悲喜竟回肠。
芍药有遗风,赠好期不忘。
固匪子能逮,是焉继新章。
溱流已涣涣,有美此鷎翔。
偶来适此愿,月色同满床。
士曰陟少室,女曰归大梁。
及晨各异役,悲喜竟回肠。
芍药有遗风,赠好期不忘。
固匪子能逮,是焉继新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士游:士人游览。
溱水阳:溱水的北岸。
涣涣:水流清澈的样子。
鷎翔:野鸭飞翔。
偶来:偶然到来。
月色同满床:月光洒满床铺。
陟少室:攀登少室山。
归大梁:返回大梁地区。
各异役:各有各的工作。
芍药:一种花卉。
赠好:赠予佳人。
固匪:当然不是。
逮:达到。
新章:新的故事。
翻译
三月时节频繁眺望,士人来到溱水之阳。溱水波光粼粼,有美丽的野鸭在此翱翔。
偶然造访此地遂成愿,月光洒满床榻共赏。
士人言登临少室山,女子则愿返归大梁乡。
清晨各自忙碌,悲喜之情翻涌心上。
芍药花留有余香,赠予佳人期待不忘。
并非你我能完全拥有,此事将续写新的篇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与友人李廷老在三月十四日的相聚情景。诗中通过描述他们在溱水边的月夜漫步,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和友情的深厚。诗人提到月色洒满床头,他们分别谈论攀登少室山和返回大梁的愿望,暗示着人生的短暂离别和各自的生活轨迹。清晨来临,他们又要各奔前程,情感复杂,既有悲伤也有欢喜,交织在心中。最后,诗人以芍药比喻美好的回忆,表达对友谊的珍视,虽然个人无法永远相随,但这份情谊将被铭记,并期待在未来的篇章中延续。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共鸣的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