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连岁蚕荒今年尤甚,妻孥有号寒之患每欲以酒自宽酒恶竟不能醉拙于生事殊可笑也表弟万大年家蚕熟酒醇有足乐者因思旧诗有剩栽桑柘教妻蚕句遂和以寄之
宋 · 王十朋
年踰四十尚何堪,愈老生涯愈不谙。
何以代耕犹未仕,初无可乐误为男。
号寒儿讶桑条沃,饮酒宾嫌蜜汁甘。
堪羡通家万公子,细君善酿更能蚕。
何以代耕犹未仕,初无可乐误为男。
号寒儿讶桑条沃,饮酒宾嫌蜜汁甘。
堪羡通家万公子,细君善酿更能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王十朋在贫困生活中的无奈与幽默。诗中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困境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他人幸福生活的羡慕。
首联“年踰四十尚何堪,愈老生涯愈不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岁已高,生活却依然困顿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艰辛似乎更加难以承受,这种无奈之情跃然纸上。
颔联“何以代耕犹未仕,初无可乐误为男”则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未能实现农耕和仕途梦想的遗憾。他或许曾试图通过耕作或入仕来改善生活,但最终都未能如愿,只能以“误为男”自嘲,流露出一种苦涩的幽默感。
颈联“号寒儿讶桑条沃,饮酒宾嫌蜜汁甘”描绘了家庭生活的艰难。孩子们因寒冷而惊讶于桑树的滋润,而宾客们则嫌弃酒中蜂蜜过于甘甜。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贫困家庭的日常,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琐碎的观察与理解。
尾联“堪羡通家万公子,细君善酿更能蚕”表达了作者对他人幸福生活的羡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自己的妻子擅长酿酒,但家中仍然无法养蚕,这进一步凸显了家庭的贫困状况。通过这一对比,作者既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普通人家在贫困生活中的挣扎与幽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