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上人偶以诃林绿瓦作枕予亦效之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曾从浩劫忆萧梁,瓴甋休誇汉未央。
试为阇黎留一枕,迦陵身倚绿鸳鸯。
试为阇黎留一枕,迦陵身倚绿鸳鸯。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自先上人偶以诃林绿瓦作枕予亦效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禅宗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
首句“曾从浩劫忆萧梁”,诗人以“浩劫”和“萧梁”两个词组,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萧梁”可能指的是南朝的萧梁时期,诗人通过回忆这一历史时期,寄托了对往昔岁月的追思。
次句“瓴甋休誇汉未央”,“瓴甋”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的瓦片,“汉未央”则是指汉代的未央宫。诗人在此句中劝诫人们不要过分炫耀汉代未央宫的辉煌,而是要珍惜眼前的生活。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繁华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接下来的“试为阇黎留一枕”,“阇黎”在佛教中是对僧侣的尊称。诗人在这里邀请僧侣留下一个枕头,似乎是在表达对僧侣生活的向往,或是对禅修环境的欣赏。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方式的追求。
最后一句“迦陵身倚绿鸳鸯”,“迦陵”是佛教中的术语,常用来指佛塔或僧舍。诗人想象自己倚靠着绿瓦制成的枕头,如同置身于绿意盎然的环境中,与绿瓦上的鸳鸯相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平和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禅宗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