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黄茅潭
宋 · 董嗣杲
唳雪沧洲雁,嘘云碧浪鲸。
茅深淮渡远,日落海潮平。
庙树摇灯影,船风送鼓声。
劳思于此泊,无地趁春耕。
茅深淮渡远,日落海潮平。
庙树摇灯影,船风送鼓声。
劳思于此泊,无地趁春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黄茅潭泊船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唳雪沧洲雁,嘘云碧浪鲸”以生动的意象写景,大雁在雪白的洲渚上鸣叫,鲸鱼在碧波中喷吐云雾,展现了江边广阔而壮丽的自然景象。
颔联“茅深淮渡远,日落海潮平”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辽阔与宁静,茅草丛生的岸边,淮河渡口显得遥远,夕阳西下,海潮退去,水面平静如镜。
颈联“庙树摇灯影,船风送鼓声”则转向了夜晚,庙宇的灯光在风中摇曳,伴随着远处传来的船鼓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尾联“劳思于此泊,无地趁春耕”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在舟中停留,不禁引发对家乡和农事的思念,感叹没有土地可以参与春天的耕耘,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茅潭的景色,通过景物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展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江边泊舟图。